望月最是沉思时

发布时间:2013-09-18 期号:

铁 铮

  在老外们的眼里,月亮就是月亮,就是一颗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而在中国人看来,月亮却有着太多太多的内涵。在诸多内涵中,对亲情、爱情的渴望占了很大比重。最具标志性的当属中秋节这个中国人创造的和月亮紧密相关的节日。在阴历的八月十五这天,举家团圆赏月成了许多人的憧憬和渴望。如果这一天,谁没能和家人团聚,一定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轮明月成就了无数中国诗人。把月亮和故乡联系在一起,岂止李白一人?杜甫的“月是故乡明”脍炙人口,将分布在五洲四海的华人那一颗颗心拴在了故乡。

  记得那年,我远赴英伦。中秋之夜,躺在房东家的床上,望着窗外那轮圆月,真是百感交集。整整一个晚上,我都闷闷不乐。我突然明白了,国人热衷的赏月是假,希冀团圆是真。

  儿子刚刚打来电话,话里话外说着过节回不回京的事。就这么几天短假,且不说花大把银子买机票值不值,连来带去飞好几千公里,还不够折腾累的呢。尽管我一百个希望儿子回家过节,但忍了又忍,还是“婉言相拒”。

  面临这样问题的人不在少数。现代人活动范围扩大了。离家打工的难以计数,天涯海角哪儿哪儿都有中国人。对不少人而言,赶在这一天回乡显然不大现实。与其孤寂地对着天空的明月惆怅,不如趁着月圆之际,好好反省反省、思量思量,为明天积蓄力量。

  苏轼,也是咏月的大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样的诗句,写出了自然的规律,写出了人们的遗憾。就连明月都会被乌云遮住、都会亏损残缺,我们何苦追求十全十美呢?既然“难全”,就该看开了。有一个达观的心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不但对工作、对学习大有裨益,而且可以防御疾病、延长寿命。

  现代人竞争压力大,诱惑多,比过去更加脆弱。其实,这次考试没有考好还有下次,汲取教训、查缺补漏就是了。沮丧、纠结,没有任何用处,至于破罐子破摔更没必要了。付出了许多感情,还是没有得到理想中的爱情,真的算不了什么。梅花香自苦寒来,有缘的人一定在某个地方等着你呢。找了几家工作屡屡被拒,也没什么,继续历练自己,长自己的本事就是了。紧接着“莫使金樽空对月”那句,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啊!至于同学之间的关系有点小的摩擦,挨了导师的几句批评,真的是小事一桩。

  比起古时候的大家,现代人的话就直白得多了。“你问我爱你有多深,爱你有几分?你去想一想,你去看一看,月亮代表我的心。”依我所见,当我们对着天上那轮明月时,需要沉思的不仅仅是恋人的情感,还应该有许许多多做事、做人的道理。

  原谅我的才疏学浅,只能用苏轼的诗来作结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祝愿大家的家人、亲人、友人健康长寿、天长地久。除此之外的建议是:当今年、明年、今后的中秋节那轮明月升起的时候,不管团圆还是没有团圆的人,都该静下心来沉思。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更加朝气蓬勃,这应该成为这个节日的另一层内涵。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