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 陈 悉
周末,我和朋友一起去选电脑,走到苹果的展台,朋友边体验边感叹:“科技真是美妙。如果可以选择,真希望自己可以拥有一个理科的头脑,做一名理科生,改变世界!”
我开玩笑道:“嘿,你这个人,做了那么多年的教师梦,怎么就轻易地被‘资本主义’给腐化了呢?”
没想到朋友却认真起来,叹气道:“过去虽然也想到了做老师的不易,但当我真的考上了师范大学,认真学习起来,才发现当老师是真真儿的不容易啊!你瞧,同样是一腔热血,搞科研的对着自己的作品释放就好;做老师的却只能是‘空有一腔热血’——你能不能大展宏图还要看学生想不想呢!更别提劳心费力的,学生领不领情又是另一回事了。”
“是啊,中学时代自以为尊重老师,现在想起来实在是不够得很啊!”我也觉得感触良多,想起那部经典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对于老师马修,他所做的一切只有他自己和那几个孩子知道;当事业与爱情一同熄灭了光芒,而最伟大的成就与快乐却被生生埋进时光的缝隙中。当一切都是不得确定的回忆时,是否连教师本身都要怀疑这一切的意义究竟何在?失意于这样的悲观一瞬后,一种坚定的、深沉的信念失而复得:也许这一切的意义就在于坚持,所有的荣誉也就在于“老师”本身。
想到这儿,我又打起精神道:“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说到底,老师倒是国之根本呢!你以后也要做老师。你如果做了年纪小的孩子的老师,就多鼓励着,温柔而有原则,小孩子一定成长得阳光饱满;你如果做了青年人的老师,就得严肃但不苛责,放他们走自己的路,他们就会个个有思想、有灵魂,将来无论做什么都有操守。总之,想想自己也是有那样的年代的啊!乔布斯改变世界的交流方式,你塑造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那又是多少个乔布斯呢!”
朋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豁然一笑:“自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