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邓春蕤
我总认为,爱是需要寂静的。
当我夜晚在灯下读书时,母亲总会踮着脚尖,轻轻地端上一杯热牛奶,放在书桌旁,不说话。我也总是转头对她微笑,随后一股暖意便会温暖整个身体。
这些关心在我心里已变成了一种习惯,然而习惯的东西不就是生活吗。好比我在爬楼的过程中,在楼梯的拐角处便闻到了排骨海带汤、花椒炒鸡肉、红烧芋头的气味,这些食物的气味,也是一个家的气味,生活的气味。
有时候,我们吃饭也是安静的。母亲总能做出一大桌的好菜来,也许是因为劳累的关系,她总是安静地吃着饭,细嚼慢咽,嘴角微微地扬起,像是大厨品味自己研究出来的新菜一般。父亲也是默默地吃着,每次吃第一口时都会“嗯”一声,点点头,那是在夸奖母亲做得好吃。这时的母亲会笑得很甜。
晚饭后,父亲打开电视看新闻;母亲在一旁轻轻擦拭茶具上的灰尘,或者拿起一份晚报,看那些发生在大街小巷的市井新闻;我则在沙发上上网。我们彼此都不说话,均匀的呼吸在房间里起伏着。
我很喜欢这样的时候,整个房间里安静温暖,我们都忙着各自的事情,看着各自感兴趣的东西。有时候,我们也会分享有趣的事情,但那是短暂的,我们很快又会回到自己的世界里面去。
我们给足了彼此空间,就这样,我可以很快地看完一本小说,可以很快地投入学习,可以尽情地发呆,可以写完一篇文章不间断。
寂静让我们可以把生活看得更清。
我们经常出去散步,大街小巷里几乎都留下了我们的脚印。这些脚印被雨水冲刷,被时光浸染,但它画出的路线却像掌纹一样熟悉。
有时候,散步也是无声的,我们只是静静地看风景,哪栋楼房破土动工了,谁家的窗帘换了颜色,哪棵树的叶子变黄了。这些暗自发现的细节,我们很多时候都是用眼神在交流。寂静之中交换着寂静,走得最近的人才是记得最深的人。而那些喧哗之中的表白,漫天花海中的热烈,更像戏台上的人生,曲终人散之后成为不再显影的底片。
潮水是无家的,只有静水深流,才有家的方向。
因为寂静,我们总是注意到一些微小的事情,也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感动。
我是一个睡觉不太规矩的人,总是把被子踢到床下去,常常感冒。后来我变得不再那么爱踢被子了,每天早晨起来,被子都是乖乖地贴在我的身上。我暗自开心,想着以后再也不用受感冒的困扰了。
在一个失眠的晚上,我听到客厅里传来脚步声,我想一定是母亲或者父亲起来上厕所,便没太在意。突然,脚步声慢慢近了,门被轻轻推开,母亲走了进来,站在我床边,几秒钟的沉默后,自言自语道:“这孩子,今天怎么这么乖,盖得好好的。”我的心突然被震了一下,原来母亲已经把每夜给我盖被子当成了一种习惯。
寂静能凸显出爱。因为寂静,我们听得见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