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眼中的考试文化 要爱差生

发布时间:2013-08-28 期号:

王宏甲

差生几乎都从“英语”先垮下来

  到宜昌,我才知道这位政法委书记同时是宜昌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还是宜昌市委常委。他带我去看了看守所,看守所里有刚刚抓进来的几个少年,他们案涉盗窃。王厚军对我说:“你去问问他们的情况?”

  他们是分别单独被带进来的,坐在我们面前。我问对方,你怎么走上这条路的。回答说,最早是几个同学(班上成绩排名最后的几个)把班上成绩最好的一个女生拦在她回家的半路上,那是个比较僻静的地方。起初也没想对她做什么,“就是想吓她一下。”没想到,她发抖了!她的发抖,使这些围住她的“差生”非常兴奋!

  “啊,她怕我们!我们发现了。”

  “发现什么?”

  “发现她会怕我们!”

  “这叫发现?”

  “是。”

  “发现什么?再说一遍。”

  “发现我们不是没用,我们能让她害怕。”

  我这才发现,这是这些“差生”的特殊心理,他们已经被批评、被蔑视到自己也认为自己没用,就像废物……现在“突然发现”,自己还是有能力的,能使班上成绩最好的女生发抖!啊,她在发抖!这让他们非常激动!他们让她把身上的钱都拿出来。她拿出来了,有两张一百元的。他们拿了两张整的,零的不要。他们叫她不许报警,也不许对任何人说。她答应了。然后他们放她走,拿着她的钱“去吃了一碗面”,剩下的钱还拿去网吧玩了一夜。

  我问:“她报警了吗?”

  对方说:“没有。”

  王厚军问:“你们不怕总有一天被抓住?”

  对方说:“我们又干了几次,你们也没抓住。”

  但是,现在被抓进来了。最重要的因素还不在于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而是他们的后面有从监狱里释放出来的刑释人员在操纵他们。他们在学校被人瞧不起,被认为无用,在那些“教唆者”那里,则恰恰被认为是最有用的人。“教唆者”告诉他们,他们还不到被判刑的年龄……于是不少案件中常是这些未成年人去“打先锋”,动刀的案件中也多是这些未成年人先下手。

  我询问了他们在校读书时的情况。得知他们的成绩严重掉下来后,也不想上课了,上课也听不进去了。但学校没让他们退学,让他们继续在校,别出去惹是生非。他们被安排在班上最后面一排,不想听课可以在最后一排“斗地主”(打扑克),条件是不能出声,必须保证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如果不想打牌,他们也可以到操场上去打球,但是不许出校门。这是与老师的一种约定。

  我初次听到这情况,感到不可思议。心想,这像美国的学校上课?王厚军书记告诉我,成绩垮下来的学生不是很少,学校留他们是为了完成义务教育在学率指标,如果把他们都放回家,义务教育在学率指标就完不成了。

  王厚军还告诉我:“所谓差生,不是一开始就差。他们初一并不差,往往到初二有一两科的分数先掉下来。你可以问问他们,他们通常从哪一科先掉下来。你会有一个发现。”

  我问了看守所里在押的几个男孩,他们无一例外地告诉我:“英语。”就是说,这几个都是从“英语”先掉下来,然后去补英语,结果时间花去补英语,英语没补上去,数理化等科又掉下来,最后成绩全面崩溃。

  我还到戒毒所去,那里的“女部”大多数是从豆蔻年华到二十几岁的青少年女子。我询问的结果,回答仍是:英语!英语!英语……

(连载四十四)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