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校园

发布时间:2013-08-28 期号:

铁 铮

英雄不问出处

  北京高校有位教授指导的20多名博士、70多名硕士生中,“985”学校的学生只有1名,“211”学校的学生连十分之一都不到,绝大部分来自“地方普通院校”甚至“地方高等专科院校”。经过努力,他们做出了很好的成绩,有的在读期间就在著名国际刊物上发表了数篇高质量论文。这位老师写了篇博客记录此事,其题目就是《三流学校的学生也能做出好的科研成果》。

  自打明代诗人杨基写下“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诗句以来,人们总是试图打破门第的偏见。但时至今日,这种现象依然远没有杜绝。有的老师招研究生非名校的不取,有的单位招聘员工不是名校的不要。这些单位和个人真该好好和这位教授学学。唯出身论早就该摒弃了。重要的是全面考察这个人有无成为“英雄”的潜质。同时也需要指出,非名校的学生决不能自暴自弃。只要教育得当,只要自己努力,三流学校的学生同样能成为人才。

 

拼爹不如自强

  一位男生说,爹有亲爹、干爹两种。作为男生,亲爹拼不过,拼干爹也没有什么优势。据他反映,“拼爹现象”使得不少没有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失去了信心,有的甚至自暴自弃。

  不容否认,当今社会上的确有些“官二代”、“富二代”、“知二代”凭借父辈的能量,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得到了相应的提拔,而许多优秀的学生却没有用武之地。但是,爹不是自己选择的,也是改变不了的。一味地抱怨爹不如人,不但于事无补,还会影响自己的斗志。与其“恨爹不成‘刚’”,不如男儿当自强。爹拼不过,咱就更加努力地锻造、冶炼自己,把自己炼成钢。有了真本事,即便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挣不了大钱,也能增加自己竞争的砝码。假如拼爹的现象一时半会儿绝不了迹,咱也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下一代能拼的爹。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