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我的精神港湾

发布时间:2013-08-22 期号:

北京师范大学 宋 扬

  还记得懵懂的我初入北师大,信然漫步时忽然遇到了你,高大俊朗的外表在我心中激起了小小的惊悸。我蓦然醒悟,矗立眼前的便是传说中的你——师大学子引以为豪的图书馆。

  步入一楼大厅,淡黄与乳白的灯光映衬着斑驳的墙壁,柔和与坚硬,温雅与质感,交相辉映。古罗马的文字浮雕,触摸屏读报系统,历史的深邃邂逅现实的清醒,漫步其中,好似徜徉文化之海,纵横捭阖,呼出俗世浮躁,吸纳先贤哲思。

  我爱到二层看书。三叶草式的书桌,明净的落地窗加上窗外满眼的青翠法桐与白杨,艺术的气息弥漫整个空间。午后灿烂的阳光将地面映得金黄,连同手中泛黄的书页,典雅、明净,我感到自己嗅到了灵魂深处的芳香。

  四层堪称钻研学术的好地方,随处可见学子凝思,书生奋笔。一部部专业论著在这里静立,一个个科学设想从这里萌生。浓厚的学术气氛产生强烈的感召力,让人不觉融入其中,与圣贤同思,与科学对话。

  因了着迷图书馆的良好氛围,我闲时便在图书馆看书。夏日的午后,手捧一本世界名著,身心都沐浴在那人性的光辉与爱的润泽之中。受一位教授的建议,我也曾钻研《共产党宣言》。虽已隔了历史的尘埃,那理想的感召,奋斗的勇气,仍然使人热血沸腾。因为专业的缘故,我常常读一些经济学的书籍。有人说经济学是一门狡诈的学问。在我看来,经济学更多的是智慧。我常常会为作者聪颖的头脑和独到的视角拍案叫绝。亚当斯密、萨谬尔森、张五常、高鸿业,这些传说中的名字都在图书馆里向我们耐心地传授经济学的奥妙。

  看书之暇少不了找书。在高大的书架之间寻觅图书可谓有趣的经历。急于求书的焦切碰撞到又小又密的书号,只能放慢脚步,仔仔细细逐一扫描。淘到图书后总有狂喜随之而来,这样的快乐早已成为师大学子津津乐道的话题。

  很喜欢图书馆的寒暑假借书制度,为方便学生利用图书而延长借书期。去年寒假我不仅借到了自己专业方面的书籍,还为妈妈带回了她喜欢读的散文小说。妈妈是名小学教师,酷爱读书的她对我借回的书爱不释手。在浓浓的年味的映衬下,整个寒假之中都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开学以后,妈妈打来电话,告诉我她将从书上读到的故事讲给班上的孩子听,他们都非常喜欢。北师大图书馆也成为他们向往的地方。

  图书馆可谓师大人的良师益友。寒冬破晓,这里便燃起求知的灯火;夜深人静,这里仍有奋进的书页翻动。书山学海,学子竞上。

  坐在图书馆宽大的木质书桌旁,沉浸在图书馆独有的浓郁书香之中。我知道,这里已成为我的精神港湾,无论何时何地,都将伴随记忆,直到永远。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