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研究生 霍 帅
回首5年前,6月7日夜,揽月楼的气氛有点沉闷。
高考第一天——6月7日的征程已结束,总会担心作文是否跑题太远?数学是否错得太多?6月8日的挑战即将到来,夹在两天之间的这个夜晚,或许是历届考生终生难忘的。不过,心理素质相对强悍、备考相对充分的同学们当时都比较冷静,在那几年一次的“数学悲剧年”如期而至时,大家只是矜持地、限时地、游走于理智与情感之间——哭了一哭。时隔五年,大家可能早不记得那天究竟有没有一场大雨,可是却都记得那天有一场“大哭”。
数学考试结束,连实验班的“尖子”生情绪也有一些波动。我们被班主任拉去了操场进行安抚。文科实验班的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或者应该说是历史,三年前那次高考的6月7日夜,河北四大高中联盟的校长互通电话,“你们那边怎么样?”“都哭着呢。”“我们这边也是……”当时的揽月楼比现在要沸腾得多,哭声震天的场景还是很震撼的。三年前的母校,在那次哭声震天中依然创造了全国的神话,擦干或没擦干眼泪的前辈们面对8日的奋战没有丝毫手软。前辈总能让我安心。
老师让我发言安慰同学,我已不记得说过了什么,但当时的心情现在还有。其实很简单,因为哭也没有用,8日的高考不会被泪水冲走,不相信眼泪。不记得当时的星星还亮不亮,不记得当时足球场的草坪上有没有水珠,队伍里洋溢的不是平日班会时的斗志昂扬,更不是每天早上5点半跑早操时的高昂士气。同学们看着彼此,明白这个难关大家都得面对,明白有人和自己一道并肩作战面对挑战。同学总能让我安心。
那年的河北省高考,除了数学题有些难,还有一个变数就是语文作文出现了汶川地震的内容。汶川地震,这是6月7日夜很多老师在班里提到的内容,并非因为它是作文题目,而是因为它的出现让未经世事的同学们走过了一段完全不同的经历。生平第一次感受到国难当头,少年人悲愤着焦急着,被责任感和使命感煎熬了一遍又一遍,比起大地震中的人和事,我们的苦恼似乎没有那么严重。回望“5.12”及之后的一切,大家用一种更宽广的胸怀和视野来激发战斗的勇气。同胞的精神总能让我安心。
5年前的6月7日夜,与过去每年的6月7日夜并无根本的不同,它是每个高考生人生中重要的一夜。我们努力地度过它,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在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