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眼中的考试文化 德国教育的指挥棒

发布时间:2013-06-24 期号:

王宏甲

  德国教育的指挥棒就在洪堡大学的教育理念中……大学坚定地以从事研究为目的,从而把培养各种实务人才的任务分流到职业教育去。这使德国大学产生了那么多思想家、科学家,职业教育则培育了世界一流的生产能手和技术专家。

 

自成体系的高等教育

  德国的教育自成体系,同英美教育均有明显不同。最显见的特点似乎是它拥有世界一流的职业教育。中国的父母和孩子——只要有可能——几乎都选择上高中上大学,绝大多数不愿选择职业学校。德国人约三分之二选择上职业学校。德国教育的这个特点,有什么优势吗?

  英国是工业时代教育的萌发地,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却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在我看来,洪堡大学的办学理念是我们认识德国教育的一把钥匙。

  洪堡大学的前身是柏林大学,二战结束后改名洪堡大学。它成立于1810年,由普鲁士教育大臣、德国教育改革家威廉·洪堡创办。

  洪堡认为,现代的大学应该是“研究与教学合一”的地方,而不是培养各种实务人才的地方。他认为大学教育有两大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一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他还提出过两个原则:寂寞和自由。

  寂寞,意味着不为经济社会利益所左右,坚持大学在管理和学术上的自主性。自由与寂寞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独立的寂寞就没有自由,而学术自由是从事科学研究必要的。洪堡的“研究与教育合一”,这合成的“一”,其实是主张大学要以从事研究为目的。

  在这面“大学以从事研究为目的”的旗帜下,柏林洪堡大学成为德国一批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的诞生地,如哲学家黑格尔、叔本华、谢林、费尔巴哈,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马克斯·普朗克,化学家霍夫曼,数学家库默尔、克罗内尔,生物医学家缪勒,还有诗人海涅,政治家俾斯麦,以及我们所熟知的马克思、恩格斯。

  洪堡大学的教师阵容也非常强大,如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冯·诺伊曼、化学家拜耳、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等。柏林洪堡大学还产生了2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成就惊人。

  于是我们看到,洪堡大学声称以从事研究为目标,竟产生了这么多人才。据说黑格尔曾说:没有洪堡大学,就没有光辉灿烂的德意志文明。

  洪堡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实践,首先影响了德国的大学教育。中国人用四个字概括德国大学教育的一个特征,即“宽进严出”。我想,这个“宽进”,或有益于防止一些有研究天才的青年被挡在大学门外,因为有研究天才者好独立思考,他们有可能在考试中反而不如他人。

  这个“宽进”有多宽?

  德国的学生通过文理中学高中毕业考试,就可以申请上大学了。申请者绝大多数会被录取,但在入学之前,男生体检合格者,必须服兵役一年;女生则必须去做社会服务志愿者一年,地点可以在国内,也可以去亚非发展中国家。据说有些女生也要求去体验服兵役,不被接受则抗议对她们歧视。男生体检不合格者,也要做社会服务志愿者一年。一年任务完成后,才可以上大学。

(连载三十七)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