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记忆 “走班制”中度高三

发布时间:2013-06-19 期号: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方书玮

  高考,在六月如约而至。雨声中,走出考场的我们,有如释重负的喜悦,却没有想像中的欣喜若狂。因为高三大大小小的考试,把高考渲染得无比重要,又无比寻常。重要在于它是对我们十几年辛苦的检验,寻常在于它同我们十几年来经历过的考试没什么两样。“身经百战”的我们,早已在无数得意失意中锻炼得无比坚强,足以应付任何情况。高考已渐渐走远,回顾高三这一年,其中还有多种不为人知的滋味。

  我们是学校教育改革的第一批学生,因为“走班制”的施行,没有班主任的束缚,高一高二时,高考的压力远远挂在天边,可谓轻松又愉快。比起其他同学,我高三进入学习状态也格外缓慢。

  高三伊始,学校组织了高考助推活动,邀请刚刚毕业的学长为我们讲述他们奋斗的经历。经过高考洗礼的他们一脸轻松,却让我们知道了,接下来的一年,我们注定与压力为伴。活动后,我们每人写下了自己的目标,写下心中向往的学府、期望的成绩。当时的我们,满怀豪情,壮志凌云。一年以后有人刻苦努力完成了目标,有人适应情况调整了目标。无论结果如何,高三一年的经历中,最不缺、最重要的就是梦想。

  我也有我自己的理想。一上高三,我意识到,是到了该努力奋斗的时候了,是到了和高一高二轻松时光“分手”的时候了。第一次拒绝了假期中同学的邀约,我把它当作我高三生活的开始。高三一年里的跌宕起伏,那时都还未上演,对于一个一只脚刚迈上征途的旅行者,我所需要的,是一个崭新的、良好的开始。

  高三生活充满压力,而压力和动力的转换有时候很简单。我们曾经笑谈过,最难的不是每天做题,而是做了错,错了还做,越错越做,越挫越勇,其中经历的痛苦和动摇是其他人无法想象的。太多的错误带给我不小的心理压力,也曾想过,做的越多错越多,还不如不做,眼不见心不烦。几次找老师谈话,坚定了我一个信念,种花得花,每一个努力都会有回报。这是官方说法,我们私下里有一个似是而非的理论,每一个练习中的错误,都是为大考的成功做积淀。积淀够了,成绩就上去了。这个说法很乐天很阿Q,仅仅是用来自我安慰。不过高三枯燥的做题中这一点小乐天,却也把失落转变成一种小小的激昂斗志。

  我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游戏:一个人对着墙壁用力地快速搓手。肌肉酸痛和动作的单一枯燥让我们最多可以坚持15分钟。而当全班都围在一起一同搓手时,同学间相互督促,相互鼓励,老师在旁呐喊助威,全体师生一起高唱激昂的歌曲,结果是我们一口气坚持了40分钟。这恰似我们的高三生活。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我们有过厌倦和疲惫,但是看看身旁还在拼搏的同学,想想为我们加油鼓劲的老师,这一切又不是那么难以忍受。高三不是一个人的奋斗,而是大家一起拼搏,一起追逐梦想的天地。高三的快乐也在于此,就像大家一起努力坚持搓手,不知不觉已经过了40分钟。我们一同努力学习,不知不觉高三就这样过去,高考就这样来临。

  高考备战和最终决战的日子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它还是很多人的现在时,很多人的将来时。个中滋味如人饮水,要亲身体会方能感受。

  谨以这篇文章纪念我奋斗过的岁月,但愿几天后我能够收获到心中所期盼的结果,也衷心祝愿每一个在路上以及即将上路的高考生,愿他们的每一份努力都得到回报,愿他们都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