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 周文一
即便是在氛围活泼的体育学府,自己还是一如既往保留了原来安静寡言的性格,所以认识的人自然也就很少。即便入了学生会、社团,也还只是认识圈里的那么几个朋友,但友情却从未稀缺过。
下面要说的这位朋友,暂且称之为A吧。
说来很奇怪,我和她的认识很偶然,选课期间,大家都去图书馆的机房查看自己已选的课程。由于网速太慢,无法登录界面,我就说了一句宿舍的笔记本应该会快一些。虽然违背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准则,但我们就这样认识了。
此后发生的一件事,更是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寒假期间,我回家较晚,恰巧赶上了北京的冻雨。当天出门早,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大地的眼睛还未睁开,由于地面冰滑,我摔了一跤。起初没在意,可后来感觉手部不能撑力,回学校后赶紧去了医院的骨伤科。由于时间较长,固定为时已晚,最后只得了几字箴言“软骨损伤,少活动,静养半年以上”。
后来在和朋友A的偶尔一次谈话中,提到腕关节疼,她立即将目光定向了我。“你怎么搞的?”我刚要说那段“光荣”的历史,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她打断了。“你怎么都没跟我说过?怎么回事啊?到底严不严重?”这次我是彻底懵了,本来以为会是关切的嘘寒问暖,结果却是一通责备,都不给我解释的机会。我赶紧说:“我……我都这样了,你就不能说点好听的呀?再说啦,也没多大事,你们学习都挺忙的,就没跟你说。”她却说:“什么忙不忙的,有事你就说,以后记得有什么事要告诉我,好姐妹!”说完,她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但不免还有一丝对我没告诉她的不满。接下来,她又展开了猛烈的“攻势”,各种叮嘱,令我无力招架,却又心怀感激。
其实,有的时候朋友亲密得就如同自己的亲人,哪怕是责备、埋怨,也是出于关心;有的时候,他担心你的问题就如同是自己的。真正的情谊并不需要用什么利益互惠去体现,也不靠什么华丽的辞藻去维系,更没有必要去精心粉饰,它就体现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上,虽没有惊天动地的震撼,却足以温暖人心。
经过这次充满温情的责怪,我重新审视了我和A的友谊。从互不相识到朋友,再到闺蜜,因为专业和生活环境的关系,我们可能有太多的不同,但朋友也没必要非得好到形如一人,好像是彼此的复制。很感谢在大学生活中我能有幸结识这样的朋友,结下深厚的友谊,使我的青春更加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