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眼中的考试文化 外国的教育指挥棒

发布时间:2013-06-08 期号:

王宏甲

 
日本的高考
  日本的高考竞争之激烈以及学生上各种补习班,有甚于从前的韩国。
  其原因与日本是一个特别看重等级的社会有关。一个人从哪一所大学毕业,在日本会被长久地看得很重要。日本的高等教育分为国立、公立、私立三种。国立高校由中央政府设立和负担经费,公立高校由各地方政府设立和负担经费,私立高校由学校法人设立和负担经费。国立大学侧重研究,处在日本高等教育顶层。日本在明治维新时代得到一个教育理念:投资青年就是投资国家的未来。这是日本国立大学由国家承担经费的原因。此外,家庭年收入在600万日元以下的学生考入国立大学,可申请减免学费,还能申请到丰厚的奖学金。
  如此拼搏总有失败者,日本的考生分三类:
  一是应届高中生。二是往届落榜生,被称为“浪人”。三是已经升入大学,却还想考一所更好的大学而再度赴考者,此类被称为“假面浪人”。由于后两种“浪人”的存在,应届毕业生更需要参加各种补习班、加强班去强化应试,竞争异常激烈,日本人称高考如战争。
  关于高考,日本有“四当五落”之说,“当”在日语中是“中”的意思。这“四当五落”或可称之为日本的成语,讲的是,为高考拼命复习,如果每天只睡四小时可考上大学,要是睡五小时就会落榜。这是一句描绘应试教育非常生动的话,它讲如此高考,与才华没有关系,只跟你每天少睡一小时有关系。这并不是在选拔才华出众者,而是选拔每天少睡眠的答题熟练工。“四当五落”并非虚言,在日本的地铁里就能看到不少帽檐下或身上贴着纸条的高中生,他们为了在放学回家的地铁里抓紧时间小睡一阵,常常眼皮一合就睡过站了,所以在纸条上写着我到哪站下车,请叫醒我。这就是日本学生缺少睡眠的世相。
  要进入日本的国立大学至少需要经过两次考试。第一次是每年一月的国家统考,称为中心考试。考试成绩公布后,各有关大学根据全国考生的成绩,确定有资格参加本校考试的最低分数线。考生则根据自己的考分选择报考哪几所高校,再参加该大学组织的考试。不同的大学考试时间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没考上的,后期可以再考。
  日本的公立大学处在中间地位。私立大学主要是担当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它虽被看作是地位最低一层的大学教育,但对日本的贡献恐怕是最大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吸收的主要是欧洲的科学技术,自身并无重大发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世界的信息技术,如晶体管、集成电路、微处理器乃至电子计算机,都不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仍然是利用美国的科技发明,发展出新兴产业。做到这些,主要是靠技术应用和推广。日本的私立大学正是在致力于应用外来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和市场推广方面,在高等教育中把学识推广到大众中去,促进了日本家电制造业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日本经济的高效益,所以私立大学对日本的贡献是巨大的。
  到1987年,全球半导体企业排行榜前三名是日本的NEC、东芝和日立公司,在芯片方面最拥有创新技术的英特尔公司排名第十。美国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创造了工业园区,导致运用高技术开发产品的硅谷模式出现,并在美国推开,才在经济领域以压倒之势超过日本。1992年,因全球个人电脑大规模的市场真正形成,英特尔公司才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直到这时,前三名中的另两个公司还是日本的NEC和东芝。所以,虽然与高考激烈竞争并存的应试拼搏并不是好事,但日本非常重视获取外来技术和致力于应用,并非常重视生存教育,弥补了它在应试教育中的损失。
(连载三十五)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