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而学

发布时间:2013-05-20 期号:

北京市第四中学 梁承志

  我们在一起走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已有多年。我们互相之间老早就是朋友。当我还没有长大的时候,他来牵我的手。他选上了我,我也选上了他。那时,我是个孩子。

  学习这个友伴,想来也伴我有十年了。这是狭义的讲法,若是再说得广一些,它是我出生以来的伴侣:是它见证了我的第一声啼哭,是它见证了我的牙牙学语,是它见证了我从爬行到健步如飞……

  但我对他的印象有时却糟糕透顶,它的脸就是那一张张待完成的试卷,它就在考试的分数中,就在佶屈聱牙的艰深书籍中……这不禁让我迷惑:学习究竟是什么,能让我爱之深、恨之切。后来我终于明白了,所谓学习有两副身躯,一副在课堂之上,另一副在实践之中。我更学会了享受学习的乐趣,这也是一种学习,当然我这能够学习的大脑本身也是拜学习所赐。

  我与学习通过三种方式联系:课堂、书本、生活。

  我在课堂中学习。在课业内的学习,倘若只为考试而学,迷惘于成绩之内,奋战于题海之中,臣服于名次之下,那么自然可能觉得无趣。为学而学才令人感到欣喜,这层欣喜来源于知识的获取:仰知天文,俯察地理;得地球、太阳乃至宇宙运转的知识,晓洋流、岩石和气候变化的规律,岂非天地在我手中,此乐何极!但更上一层莫如探求知识的快乐:寻找古今圣贤的足迹,以自己的汗水重走千年来人类的历程,这比输入知识高明多了,倘若偶有所得,一定会喜不自胜。课堂之乐俱在于此。

  我在书本中学习。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我自身经历言之,此言不虚。读书若以知识所得来论,我认为落于下乘,要对自己思考方式有所增益的读书才是真正的读书。我读《沉思录》知道了心灵的不羁可以蔑视尘世的束缚,读《逍遥游》仰慕庄子阔大的境界,读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得“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遂起遍游天下的决心……

  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更是无处不在。在与朋友的相处中,我赏人鉴己;在志愿服务中,我获得了服务大众的宏愿与大气;在未来想参加的支教活动中,我会了解到中国最广阔领域的现实,帮助我确立志向

  没有了学习我能是什么,我不敢想。但我知道即使仅失了课堂一项,我也不过是一个懒汉而已。我有太多不足,因此,学习是我的襁褓,是我的手脚,更是我进步的臂膀。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