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儿子传纸条
发布时间:2013-03-15
期号:
石爱娟
前段,我发现儿子有些厌烦情绪。早晨,眼看上学时间就要到了,我催促他快点儿,可他却慢悠悠地收拾书包,还回我:“老妈,你别催了,我已经很快了,而且又不是在玩儿。”儿子写字的时候,我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叮咛,要横平竖直,用心去写……可每回他总要嘀咕:“真烦!老一套的话,又来了!”
我向孩子爸爸诉说委屈:“为什么我的一片好心,儿子都不领情?”他却说:“你的确有些啰嗦,不仅儿子烦,有时候我都很烦。你要是再不换个方式和儿子沟通,我估计咱儿子的叛逆期很快就会来临。”
话虽如此,可哪有什么新方式呀?正一筹莫展时,那天儿子快放学了,我却临时有事要出去,只好把钥匙交给邻居,请她代我接下孩子,回家后做作业。
可儿子没了我的督促,能好好做作业吗?我不太放心,就用便笺纸给儿子留了张字条,告诉他我因为什么事情出去了,大概什么时候回来,并让他好好写作业。
等我回家时,破天荒发现儿子早早做好了作业,并且书写得非常整齐干净,比以前不知要好上多少倍。我问儿子:“今天为什么会表现这么好呢?”他嘿嘿一笑,说:“老妈,今天看到你留的纸条,我真是受宠若惊呢!你在纸条上说话的方式是那么温柔,我感觉很温馨,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一个听话的孩子了。”
看来,儿子很喜欢这种沟通的方式。既然这样,我为何不利用纸条来改善一下我们的关系呢?于是,我决定以后说话点到为止,其余的,就让纸条说话:有时候,我会在他铅笔盒里塞上一张,提醒他上课好好听讲、别做小动作;有时候,我会在他枕头边上放一张,推荐给他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并把书附上;有时候,我会贴一张在他最喜欢的玩具上,提醒他控制玩玩具的时间。当然,他也会给我提些意见。就这样,我们的纸条你来我往,说着闲话谈着心。慢慢地,我发觉自己心情好多了,儿子又和我亲密了。
同样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效果却完全不一样。声音稍纵即逝,且有时态度强硬,孩子听了,往往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而文字却能克服这个弱点。如果我们能用文字把话说得更加温柔,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所以,只要用心,有创意,教育孩子同样可以充满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