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记忆 遥想考试当年

发布时间:2013-01-09 期号:

北京理工大学 朱彧良

  时光如白驹过隙,仿佛就在一转眼间,我就成为一名大学生了,新的生活固然缤纷多彩,而旧时的岁月也依然令我记忆犹新。在过往的18年中,令我最难忘的,莫过于那段考试生涯。

  思索良久,我想把我的考试生活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种考试,叫做期末,当我将一个普通学期熬到了头时,除了放假的激动,还有就是阻挡在前的一座大山——期末统考,为了翻越此山,每当考试前的几个星期,无论平时如何懒散、松懈,这时我都会一反常态,如饥似渴地做着各科练习题,在一段如火如荼的临阵磨枪后,奔赴考场。同样,无论我平时如何精准地踏着铃声走进教室,那天也会果断早起。这种日子每年有那么两次,我对此既适应又不适应。之所以适应,是因为每年都有两次,所谓不适应,是因为每年只有两次。期末固然很累,但与接下来的考试相比,却亲切得像一个好朋友。

  第二种考试,是中考——初三那一年的主旋律。现在看来,中考好像很简单,不过对于当初懵懂无知的少年来说,它无疑是对人生前途命运的“抉择”。因此,我们会捧起教科书,将个人文娱爱好投诸脑后,废寝忘食、挑灯夜战。中考之前,我很紧张,每天幻想的只有两件事,一是自己考了很高的分数,二是自己考入了多么著名的高中。这些游思和空想充溢着我的闲暇时光,整个人也都绷紧了似的,生怕忘了刚看过的概念,又忍不住返回再看一眼,周而复始。当我真正走进考场时,又是另一番感受,除了紧张,多了些新奇。拿到试卷,开始时我每个字都写得慎之又慎,后来发现时间不多了,又开始奋笔疾书。当最后看见许多不知是天才还是什么都不会的考生交了卷子徐徐走出考场时,我本来就忐忑不安的心里又添了几分紧张。终考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怀揣各种心情的我也走了出去,不知是该遗憾还是该超脱,但无论如何,中考最终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第三种考试,就是众望所归的高考了。如果说中考是初三的主旋律,那么高考就是高中的唯一目标。高考在我脑海里留下的印象,绝对是不可磨灭的。当我还是高一新生时,老师就开始通过多种渠道传播着高考的“盛况”;当我正式读高三时,汹涌的练习题排山倒海地冲了过来,甚至可以用目不暇接来形容。刚开始时,我会尽量全力以赴地对待每一次考试,但随着考试风暴一次又一次地来袭,考试的名次逐渐被淡化了。然而考前的倒计时却从未停止,距高考只剩下一个月时,教室里洋溢着夏季的闷热,同学们都在靠意志力埋头苦读,一切都是那么安静。终于到了考试当天,考点门口聚集着密密麻麻的人群,有考生、家长、老师和许多关心高考的人。我走进考场,通过层层检查,坐在那里努力地回忆着早上刚刚看过的内容,直到开考时,手心还是在出汗。题一道一道地写了,时间也一分一秒地度过了,一切都是那么的匆匆,但这次没有了提前交卷的人。最后一科考完时,考生或欣喜、或失落、或平静地走出考场,考点门外早已人声鼎沸,车辆鸣笛,亲朋呼喊……总之,我的高考有着一个盛大的收场。

  回首这些考试片段,感触良多。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个个睡眼惺忪站在楼道诵诗的早晨,埋头苦学、手脚酸麻的中午,窗外漆黑屋内依旧灯火通明的深夜……它们虽已过去,却是美酒,历久弥香;是丰碑,长久难忘;是激励,经久不竭。我不知道未来还有多少这种日子,但因为有这些,我可以昂首阔步,不留一丝遗憾地走下去。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