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记忆 无悔研考

发布时间:2013-01-05 期号:

卓 成

  前几日我曾回过一趟大学母校,寒冷的冬日里,校园行人寥落。远望绿茵场旁的图书馆,环馆的杨树林已脱去叶衣、只见枝丫,孔老夫子的塑像驻立馆前落满一身雪白。春夏秋冬,四季变幻,不变的唯有自习室内的灯火书香与学子们对于未来的无限梦想。

  我猛然记起,又是一年,研考来到了……

  我也曾为研考奋斗过,虽然没有成功,但也并不愿意把自己称为“失败者”。因为研考于我来说,更像是本科4年的一次自我总结与修炼。

  关于自己是从何时起下定决心走上考研之路的,我已记不清了。只记得大一时候,懵懂的我会很谨慎、深思熟虑后再向老师和学长学姐们征询意见:“是考研好,还是直接工作?读研究生有用吗?考研难不难?”他们总是宽慰我说:“你才大一呢,着什么急!大一就是好好学和好好玩的日子……”虽然知道别人的建议仅供参考、最后做决定的还得是自己,但我仍在不懈地寻找答案。现在想来,我从来没有得到过确切意见,当时自己所有的疑惑不过是毫无压力的学习生活中一种对未知的轻松和好奇罢了。

  大三时,我下决心考研。准备阶段依旧是一个寻求意见和帮助的艰难旅程,不像高考,有老师天天帮着你复习、讲难点说重点,研考基本是“孤军战斗”。你要自己选学校、自己查专业、自己买参考书、自己抢自习室、自己看书,最后自己考试。研考,考的是能力、熬的是毅力。

  多方考虑后,我决定跨校考原专业的研究生。由于难度和竞争压力依然很大,我把复习时间设为一年,即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一个人的复习是枯燥的,要摆脱平日养成的懒散和贪玩,更要时时保持忧患意识,恐落人后。我上半年的复习还是很平稳且有成效的,原本以为不可能完成的十多本参考书都读了一遍,同时复习了往年英语试题和词汇。

  然而到了下半年,毕业实习、工作机会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打乱我的计划。9月份起,我每周4天奔走在实习的道路上。剩下的闲暇用来继续看书。工作的疲倦感拖垮了我复习的效率和进度。最后,我的研考成绩过了国家线,但没能超过所报院校的初试线。我的研考止步于此,实习报告却获得了“优”。

  考研失败了,但我并没有将失败的苦果归咎于其他人与事,更不后悔自己曾经做过的任何一个决定。

  研考结果出来后,我没有再战的打算,毕业、生活鞭策着我马不停蹄。接着,又是一个人更煎熬的求职之旅。我到底是个幸运儿,仅半个月时间,就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如今,在工作岗位上的我依旧每日马不停蹄,偶尔抽些时间回望过去,依稀看见那个在图书馆自习室里枕着书本打着瞌睡的自己。我不忍打扰她,因为走在追梦旅程的她需要休息……

  相信万千研考路上的学子眼下正是在最紧张亦是最兴奋的时候,孕育梦想果实永远比收获的那一刻美妙。我没有一个收获胜利果实的故事,但也并非是一个失败者。每一个战士都有他的英勇,不是吗?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