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济
我认识她总共不到5个小时,5小时太过短暂,以至于我还没来得及知道她的姓名、年龄,更谈不上了解她的故事。
那是我参加高考英语口语考试的日子。众多考生被分成了上下午两场,我被排在下午。不过因为我并不想报考要求英语口语成绩的专业,加上从家坐公交车到考场只需要15分钟,距开考还有半小时,我才不慌不忙地走到公交站牌下。
当时间充裕的时候,等公交并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塞上耳机听听英文歌,既打发时间,也堂而皇之地算是在备考了。正当思维在似懂非懂的歌词中徘徊时,我被一个娇滴滴的声音拉回了现实。
“同学,请问要去卫校的话,是只能坐2路车吗?”得到我肯定的答案后,那个娇小的女孩子焦虑的眼神中多出了一份失望。
“你也是去参加口语考试吧?”我问她。她所说的卫校正是这次口语考试的考点。
“是的。你也是吗?可是2路车一直没有来,还有20分钟就要考试了,现在打车也打不到,这可怎么办啊!”我取下了耳机。我想自己肯定是听错了,因为我从她焦急的语气中听到了一丝哭腔。
“如果迟到了,会不会被取消考试资格呀?如果被取消资格了,我该怎么办?”她眼角流下的泪珠向我证明她真的哭了。或许出于同性相斥的原理,我像大多数女孩子一样,天生反感娇滴滴、爱哭的小女生。
“没那么严重!”我冷冷地回了一句,便塞上耳机,不再看她。或许是她意识到了我的冷淡,或许是焦虑使她无暇顾及到我,她也不再和我搭话。但她的焦急也提醒了我,如果公交车再不来的话,考试可能会迟到。按照以往在家门口打车的经验,我走到离公交站不远的十字路口,不出所料很快拦下了一辆出租车。在我正准备上车时,回头看到她正站在公交站那儿朝这边看,我向她招了招手,意思是让她过来和我一起走。
“真是太谢谢你了,我虽然在市里上学,但是很少出学校,都不知道在哪儿好打车。”她一边说一边擦着眼泪,“我这是第二年参加高考,也是我最后一次机会了,不能再出岔子。”她似乎在向我解释她为何会哭,又好像在自言自语,告诉自己不能失败。
离开考还有5分钟时,我们赶到了卫校,我匆匆付了钱,两人没有道别的时间,便各自向考场奔去。我想我的运气一向都是很糟的,虽然考试没有迟到,但是我的考号被排到了最后一组,也就意味着要等着所有考生都考完了才能轮到我。十多分钟过后,已经有同学考完出来了,但看看仍然排在前面的二十多个考生,我百无聊赖地趴在阳台上。这时,我看到了她,她就站在楼下,我想她应该是已经考完了,正在等她的同学。我羡慕她的幸运,这么快就可以回家。
3个多小时过后,终于轮到我了,测试口语的老师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却依然认真地履行着考试流程。不到10分钟,考试结束了。卫校恢复了往日的安静。
“你终于考完啦?刚才打车是你付的钱,我应该付一半。”我惊讶地望着眼前这个娇小的女孩,她微笑着,手里拿着5块钱。
“你等了我3个多小时?”我忘了去接她递过来的钱,只是无比诧异地看着她。
“没有,没有。我也是刚考完出来。快拿着吧,我要赶快去赶最后一班大巴回家了。”她笑着把钱塞在我手里,便转身跑开了。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想叫住她,但却意识到我并不知道她的名字……
这件事已过去了5年,虽然我已经完全想不起她的样貌,甚至记不得她当时是梳着马尾还是披散着头发,但我仍旧清晰地记得有那么一个萍水相逢的女孩陪我走过一段赶考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