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康
那时我上高三,十二月份,北方的冬天冷得令人绝望。所有的同学都在为高考忙碌着、紧张着。晚自习,教室只听见笔和纸摩擦发出的柔软的声响。偌大的教室,唯独我那么平静。那会儿,我对考大学真没那么看重。因为我的心里还装着一件比考大学更加激动的事儿——写诗。
下午放学,我收到一本杂志社寄来的样刊。我的第一首诗歌发表了,这样的消息比考上名牌大学还让我兴奋。两节晚自习,我都沉侵在那样的喜悦中。我又开始创作我的诗歌了,把模拟试卷扔到了一边。最后一节晚自习的铃声响了,我的内心突然有种冲动,我想把刚完成的诗歌寄给编辑。
我是一个内心有了想法就要立马实现的人,寄诗歌当然是越快越好,最好是发电子邮件。那个时候,我在学校住宿,没有电脑,只能去附近的网吧上网。平时我是一个很规矩的学生,很少去网吧。就为了发一封电子邮件,我破例去了网吧。
我们高中管理严格,到晚上,一般情况只有走读生才可以外出。我是跟着本班其他宿舍的几个同学翻围墙出去的,他们去网吧是为了玩游戏。在网吧,我给编辑认认真真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写完已经到凌晨,天亮时,才跑回教室上早自习。
第一次通宵泡网吧,我上课时总是打不起精神,有好几堂课都被老师点名批评。又到上晚自习,班主任走进来,在教室里转了一圈。走到我身边的时候,他刻意停留了几秒钟。没过多久,班主任就开始喊昨晚去网吧的同学的名字,让我们出去一下。本以为我会侥幸逃脱,没想到最后还是喊到我。
在教学楼的走廊上,班主任咬牙切齿地说:“杨康,你太让我失望了!作为贫困学生,你不仅没有起到带头作用,反而跑去网吧。”他说话的时候,唾沫星子溅得我满脸都是。“先写检讨,后请家长,进去!”在他的呵斥下,我们都进教室了,班主任一个人在走廊上呼噜呼噜地喘着气。
我沮丧地坐在座位上。同桌告诉我,昨晚我们刚走,班主任就来宿舍检查。我真是倒霉极了。我一直都不明白,班主任那一巴掌为啥没有打下来。如果他要是打了,我也许还会好受点。
我开始焦虑着我该怎么办,检讨可以写,但是家长万万请不得。那个时候,父亲在外地打工,每天都累得要命。而且在父亲心中,我一直很优秀,学习从来都不用他担心。他要是知道我在学校不好好学习,还跑去网吧,这对他的伤害会有多大啊。
我开始写检讨,以书信的形式,给班主任写了足足六页。写了我去网吧,仅仅是为了发一封邮件,把我的诗歌寄给编辑;写了我是多么热爱诗歌。我还乞求班主任不要告诉家长,并向他保证,以后绝不逃课去网吧。
我拿着厚厚的检讨,敲开了班主任办公室的门,我把检讨递给他。他脸上还有愤怒的神情。我的腿有些发抖。他读完一遍,又读了一遍,最后抬起头来,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看他从座位上站起来,我赶紧向后挪了挪身体。几秒钟过去了,那一巴掌始终没打下来。
等我把手拿开,班主任走过来递给我一杯温水。我愣了几秒,班主任说,喝点热水暖暖。我有点儿受宠若惊。他语重心长地说,他上学那会也爱文学,写的作品还得了全国大奖。他说有梦想是好的,但是要把梦想和现实区分开来。你现在上高三,是为考大学而冲刺的时候了。他还告诉我,只要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将来有更大的舞台去实现梦想。那晚,从他办公室走出来,外面寒风呼啸,我的心却温暖无比。
后来其他同学都请了家长,唯独我没有。高考结束,离开那个小县城,我顺利地去远方求学,并努力成为一名诗人。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对诗歌的热爱,依然像当初那样。我很感激班主任当年收回去的那一巴掌。他的宽容,让一个孩子成为诗人的梦想得到了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