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 韩晓萌
那是我经历过的最炎热的夏天,想起那热辣辣的阳光和阳光下妈妈温柔宁静的笑脸,我就好像又回到了18岁,回到了那场我人生至关重要的考试。
不能说是自信满满,但至少是平和淡定,我像往常一样起床、吃早饭、去学校。不同的是,我不用再穿着肥大的校服,不用再一个人骑车赶路。从小学开始,我和妹妹就自己上学,从来不要父母接送。印象里妈妈骑车带我,似乎只在幼儿园时,以及我患水痘去输液时。那时候,妈妈是我的天,是我眼里全天下最值得依靠的人。我总是双手紧紧地环着她的腰,两只脚丫一甩一甩地坐在后边,跟妈妈说着班里好玩儿的事情。可是这一眨眼,我就要上考场了,要背着全家的希望,一个人去面对。也许是妈妈太过担忧,这次她又推出了自行车,带着我去了考场。
6月初,气温飙升到了30多摄氏度。妈妈费力地蹬着车子向前走,后座上载着胖胖的我。看着她弯腰,使劲蹬腿,再一下子挺直背,汗不断地流下来,我心里想着,一个人也要赢得这次考试,我不能输,至少要对得起这6月天的汗水。
可结果,我输得只剩下了眼泪。
成绩出来那天,我也没有太紧张,按照平时的排名,争取一下北大、人大都是有可能的。可是,我只考了599分,比发挥最好的那次考试足足少了70分。同学打电话过来说她们考得多好时,我就一个人窝在被子里,不愿跟任何人说话。这结果对我来说不算严重,至少我可以去北京,可以选一所好一点儿的一本学校,只是不能学习自己理想的专业而已。可是妈妈过来掀开被子时,我的眼泪就一下流了下来,怎么都收不住。是啊,我可以体谅自己,却不能原谅自己辜负了妈妈的辛苦。这样的我,怎么对得起那6点起床给我做早饭的身影,和太阳下骑车载我的亲人?
我的哭声越来越大,喘得越来越急促。妈妈只轻轻说了一句:“没事,挺好的,大不了复读,别难过。”然后,就放我一个人安静。
黑暗里,我一个人坐了很久。高三那年的画面在我脑海里不断浮现。北方的冬天特别冷,早上离开被窝儿起床在我看来是件痛苦至极的事情。可是每天我还熟睡的时候,妈妈就已经起床,一边烧开水,一边热牛奶、煎鸡蛋。我总是磨磨蹭蹭不肯起,要赖床好久,妈妈就隔几分钟过来叫我一次。等我匆匆忙忙地洗漱干净,吃完早饭,她再继续睡觉。可是不到1小时,她就又要起床去上班。
晚上我10点半上完晚自习回家,妈妈还在等我。在我洗澡、写作业的时候,她就一个人去厨房做夜宵,有时是一碗香喷喷的手擀面,有时是我最爱吃的炸鸡腿。等我准备睡觉时,她已经累得躺在客厅的沙发上睡着了。她就是这样一位母亲,总要等到孩子睡了自己才肯休息。
那年,我18岁,妈妈已经44岁。她常常说自己已经老了,长出了一些白头发,身体开始出现疼痛,常常觉得冷,手指有时也会僵硬。可是她还说,她最大的骄傲就是两个孩子从来没让她操过心,希望每天都能跟我们在一起。她不要求我们成为多成功的人,只希望我们活得快乐。
柴静说过,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我人生的第一场大哭,就在高考出分的夜里。庆幸的是,它没有打垮我,没有让我变得消极,而是给了我重新出发的勇气。那夜之后,我拿起了爸爸准备好的志愿填报指南,认真地选了一所合适的学校,虽然不是“985”,也不是“211”,但是声望很好,风景很美,校园宁静,同学也都很优秀。我一个人来到北京,离开父母,为自己的未来奋斗。虽然有过迷茫,有过害怕,但我知道,总有一个家是我能回去的地方,那里永远是温暖的、包容的、能让我寻到自我的。
如今,我在梦想的大学里读研究生,在同样的深夜时分,写下我的这段考试记忆,在高考过去4年后再回首,感慨依旧。只是我已经很自信,如果再面对一次这样的打击,我也能擦干眼泪重新振作。这就是高考给我最大的财富。人生输赢不在一时,而在于你能重新爬起来多少次。当然,你要相信自己肯定能爬起来,因为你不只有自己的力量,妈妈啊妈妈,会是你永远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