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宏志中学 张 璨
只需一点爱心,幸福快乐的树苗就会蔓延生长;只需些许滋润,团结的幼小花朵就会伸出触手彼此拥抱;只需伸出手,握住近在身边的希望,我们也能将希望溶进自己的血液里,让生命开出一朵一朵的幸福花。
早上6点整,阳光照进寝室。我睁开朦胧的双眼,下意识摸出手机。说实话,我很讨厌这个习惯,但还是下意识登录微博,就像是条件反射。微博上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爱心转发,一个湖南的孩子因为没有合适血缘几近生命垂危!我马上动手转发,生怕耽误了救人的大事。看,微博上日日都有这样的爱心转发。一上微博就“坐观天下事”,颇有一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感觉。此刻,我却不得不收回游离的思绪,时间到了,该去洗漱了。
每天晚上9点40分,刚回到宿舍,我就重复着每日不变的操作。屏幕上的哈士奇可爱地瞅着我,某某明星又出了什么花边新闻,导演乐此不疲地推荐新片……说实话,不用上微博我也能预料到发生了什么,原来的段子被无数次转发。可这是习惯,如何也改不了的习惯。
曾经,微博让我既爱不释手又厌恶至极。今年夏天,我对微博的认识有了改变。2012年7月21日,房山,大雨,我躲在家里消磨暑假,淅沥的小雨转大,屋外如同黑夜一般。这是下午,谁也没把这次的雨当回事儿,就像往常一样。傍晚,雨势变得更加磅礴。低洼处的房屋家院都进了水,爸爸和表哥被村里的人叫去救灾了。我突然意识到,这雨真的成了灾。断电、断水……通讯信号刚刚恢复连接,我顿时陷入一种巨大的恐慌之中。我打开微博,发现人们纷纷在微博上求救,大雨进了院子,冲走了汽车,甚至摧毁了房屋。我立马转发。我知道自己的力量很微弱,可那时仿佛万般焦急都只能寄托于微博。从微博上,看到外面的场景,帮助转发科普逃生知识……那种深深的无力感被微博带来的充实感所替代。甚至有一刹那,我感到微博似乎变身成了救命稻草。
23日,大雨渐退,重建开始。登上微博,得知受灾的人大都无恙,许多灾民得到了帮助,拿到了政府的救济,我那一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这中间的互相鼓励、帮助,让我难忘,更让我有一种温暖感、踏实感。不得不说,这也得益于微博。
也许真要亲身经历,才能那么真切地感到微博的好处。在微博浮躁、混乱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一条沟通的纽带。通过这条纽带,我们互相给予爱心、纷纷伸出手,给身边的彼此一个大大的拥抱。我看微博,不仅仅是交流平台,更是你、我、他站上去相互搀扶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