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记忆 青春之内,考试之外

发布时间:2012-11-19 期号:

首都体育学院 张 博

  偶然听到这样一首歌:“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没有回忆怎么祭奠呢?还有什么永垂不朽呢?错过的你都不会再有。”这让我想到了青春。回望这二十几年,自己的青春没有波澜壮阔,但有免不了的微风小浪。我在想,我在青春的时光里都做了些什么。后来,我明白了——考试。

  小学的时候,考试似乎只是我的副业。那时,我不会花太多时间在功课上,整天玩玩跳跳。我喜欢在乡村的小巷和田野里玩耍,在杂草丛生的荒地寻找鸟蛋,在水田的洞里掏螃蟹;功课不多,靠着上课的听讲,就能把两张卷子答好。

  在初中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依旧试图靠着小学的这种学习方式度日。然而课程量的增多,一度让我极不适应,直到初二期末才发生了转折。那时我生病了,上吐下泻,浑身无力,连跟同桌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上课的思路开始跟着老师走了;自习课上也不吵不闹了,自己翻翻教材。两周后的期末考我一鸣惊人,夺年级第一。校领导在全校校会时把我叫到讲台上,给我发了一个水壶,而且希望全校同学要以我为榜样,并告诉我:“要努力考取下关一中(当时最好的高中),用这个水壶去装下关的水。”不知所措的我突然成为学校的学习模范,接踵而至的还有许多同学的仰慕和老师近乎偏爱的关照,让我渐渐找到了学习的动力。后来,我也才知道,初二那次期末考试的成绩,还关系着一个省级三好学生的名额,这个奖可以在中考的时候加10分。初三刚开始,我拼了命地学习,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下关一中,这是母校3年来首次有人考取下关一中。

  到高中时,学校里的孩子都是各个区县拔尖选出来的“小天才”。有一次,老师发数学卷子,从低到高,我一开始就被叫到了,心已经凉了半截,但最后叫到我满分的同桌的时候,他正在睡觉,更是让我心全部凉了下去。明明自己比他努力很多,最后的成绩却远远不如他。那时候考试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高考。当时,我们心目中对高考充满了无限敬畏,觉得很远。现在回过头去想,高考不一定是决定你一生的考试,但一定是你这一生最难忘的一次考试。高考会对你的人生轨迹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说一定程度决定了你和一群什么样的同学交往,接触到什么样的环境,在什么样的地方生活。高考的魅力不在于如愿以偿,而在于阴差阳错。无论报志愿时是怎样的心态,4年过去了,我享受着大学所赋予我的一切。

  大学的时间是过得最快的,无论你选择的是每天泡图书馆还是游戏度日,最充实的日子和最空虚的日子一样耗费时光。这4年一结束,便青春散场。找工作的需要准备笔试,考研的需要准备“第二次高考”,出国的需要准备外语考试。无论做什么,好像都离不开考试。对于考试,我有过抵触,但也有过惊喜与收获。

  青春就是这样,一路上有考试相伴。未曾看重的东西,回首望,却变成了最难以磨灭的记忆。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