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眼中的考试文化 科举制横空出世

发布时间:2012-11-19 期号:

王宏甲

  科举制是以中国古代崇德向善的经典为核心价值观的考试制度。没有这种崇德向善的核心价值观,科举制不可能历千秋而受到中国民间的持久支持。

曹操的唯才是举

  曹操在乱世中出现。

  《三国演义》称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此评价影响甚大。今人多认为他有雄才大略。他提出的“唯才是举”,迄今也被很多人赞扬。

  中国人崇尚德,至迟在五帝时就有了,周公把德抬到比天还高,实在是看到商朝的“天命观”靠不住,那以后的统治者不论愚智,没有人敢无视德,唯曹操赫然提出“唯才是举”。由此上溯到炎黄约三千年,曹操算得上是三千年来敢把德放在一旁,倡行“唯才是举”的第一人。曹操还提出,即使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有“高才异质”,有“治国用兵之术”,就可以起用。

  曹操帐下的确出现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这对于他在乱世中雄踞北方是起作用的。

  曹操的“唯才是举”在当时还具有抑制世族权门的作用,然而忽视德的后果,恐怕是曹操料想不到的。这后果并不是马上出现在曹操当权的时期。在曹操时期,他所期望的强盛是得到了的。他革除了东汉不少恶政,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推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孙权曾遣使入贡向曹操称臣,劝曹操取代汉献帝自称皇帝。曹操始终未称帝。他去世的当年,其子曹丕逼汉献帝禅位,建魏国称帝。后来则是魏国大都督司马懿的孙子效仿曹丕,逼魏元帝禅位,建立晋朝。最后灭吴,三国归晋。

  论强盛,在曹操“唯才是举”的旗帜下,从曹操开始,在北方形成的势力一直是最强盛的。然而也是从曹操开始,一个政权在用人的核心价值观上忽视德,影响社会几十年,其后果就难以控制地泛滥出巨大而且深远的灾难了。

  曹操的影响传到曹丕,曹丕用吏部尚书陈群制定“九品官人法”,选官的标准:一是家世;二是道德;三是才能。这里,曹丕并没有把“才”列为首选,也没有把“德”列在首位,而是把出身世族放在首选的位置了。这是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

(连载十三)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