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红
前几日,一个朋友打电话告诉我她很想她妈妈,我失笑回道:“你想你妈了,你应该打电话给她啊,怎么打给我啊!”电话那边一阵默然。一会儿,她慢慢回答:“只想找人说一说。”
接下来,她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她考研住在姐姐那里。姐姐怀孕在身,母亲偶尔去送些东西。这天,她从家里出来,一位等在楼门口的中年人客气地对她说:“同学,等一下让我进去。”她走出几步了才发现那是自己的妈妈。“我喊了‘妈妈’之后,她回头时那个懵懂的表情明显是没认出我来。”她说到这里语气十分伤感。我不知道该怎么样安慰。她的家人都是比较向往自由的人。即使大学就在同一城市,她也很少回家,偶尔回去几次也是屈指可数。他们家里的每个人都那样独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自主而疏远,倔强而又不屈服,即使是父母子女间也是一样的,感情自然比较疏离。她很少接到家里电话,也很少打回去,遇到什么事情总是独自承担,极少向父母寻求帮助。
我突然想到了自己。我又何尝不是想念父亲时也不会对他讲呢?或者默默地想一想,或者和奶奶讲,总是不会告诉他,我很想他。面对父亲,我有时会茫然无措。我们之间没有那种可以随意谈心的轻松。父亲是一个倔强的人。与他一样,我的性格也有些强硬。虽然我们有时也试图进行交流,但每每观点不和,谁也不会让着谁,往往不欢而散,彼此不再言语。然而我清楚地知道,我爱父亲,父亲也爱我。只不过我们两个人恰好都是那种不善于表达情感的人。我知道,因为我独自在外,父亲对我总是有许多担心。朋友的电话,让我一阵唏嘘,随即打电话给父亲,没头没脑便问了:“爸爸,你会不会有一天认不出我?”他明显一怔,淡淡两字:“不会。”随便说了几句便挂了电话,这个问题让我们都很伤感,各自都很平静却又不平静。其实我很想告诉他,即使你不认识我了,我也会认出你、带你回家的,就像你曾经养大我那样。
我和父亲长久地缺少交流。有时自己也会害怕,是不是再不去用这种能力就会退化,于是开始尝试去努力和父亲沟通。我们彼此都不了解。他一直以为我是个内向的孩子,不知道是他看透了我的本质,还是他根本不知道我到底如何。一样,二十几年,我也说不清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似乎一点儿也不了解他。如今我越发长大,而他年事渐高,真的怕以后没有时间去彼此交流。当然,我也希望我的那个朋友再想她妈妈的时候可以不必落寞地与我诉说,而是让她妈妈知道这个独立的孩子也有脆弱的一面。我们都该各自放下坚强的外壳,展现给最爱的父母最原始、最温柔的一部分,也让他们感受到爱,不要让一切显得那么迟。
像我一样不善表达的人们,不要将一切都埋在心里,把爱告诉父母吧,趁一切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