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过往,踏上征程

发布时间:2012-08-29 期号:

樊 敏

  我的大学结束了,结束在一片不痛不痒的兵荒马乱中,结束在今夏北京最炙热的阳光中。然而,新的生活,已向我打开大门。

  或许我的感情真的很迟钝,楼道里堆满的各色行李箱、满校园晃荡的毕业文化衫、大大小小的散伙饭、隔壁同学红红的眼圈……这一切丝毫没有引发我的离愁别绪——甚至在大家都穿着学士服在校园各个角落留影时,我却在宿舍里看着综艺节目抓紧享受难得的假期。

  当校内开始被毕业照刷屏,当手中的“一卡通”再也刷不开宿舍的大门,当一整层楼的灯光不再亮起,当班级的公共邮箱再也没有各种通知到来……毕业的感觉,才一点一滴地漫上心头。随之而来的,是过去四年里潮水般的回忆。

  2008年,只拖着一只行李箱就独闯北京的我;2009年,因为军训洗不了澡睡不好觉的我;2010年,与宿舍姐妹吃完火锅哼着歌的我;2011年,天天加班还急着回来剪片子的我;2012年,朝九晚六正式成为“IT民工”的我——每一个我都是那么的不同,每一个我都在勇敢前行。在这样一个连“90后”也开始怀旧的时代,我却跟别人不同,对往昔的回顾并不能令我为逝去的美好时光而怅惘,反而让我更加相信,今天和明天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我不耽于过去的美好或者艰辛,我感谢大学四年生活对我的历练和浸染。

  是大学,给予我独立生活的机会和尊严。家庭的贫困、视野的狭窄,让我在初入大学之始遭遇了极大的挫败感和自卑感。在别的同学被父母甚至是整个家族团团呵护的时候,我却必须一个人面对完全陌生的城市和生活。那个时候,我得到了勤工俭学的机会,尝到了靠自己赚钱的幸福和满足,感受到了双手挣来的体面和尊严。

  是大学,让我品尝到知识所带来的欢愉。从小小县城中学走出来的我,没有漂亮的成绩,没有广博的见闻,甚至为了做一个“好学生”而对网络避之不及。在大学里,我选择了一直深感兴趣的课程,遇到了能让自己深深折服的老师,聆听过教授激情迸发的讲座,也接触过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世界在我脑子里急速膨胀,我的人生充满了发现的乐趣。

  是大学,为我搭起了通向现实社会的桥梁。在大学里,我迎来了自己的18岁成人礼,认识了值得一辈子相交的朋友,和老师畅所欲言交流世界观,在企业用心实习积累新经验。我从没有自认为是天之骄子,也从未把学校当作充满幻想的象牙塔,在大学里,我将自己塑造为一个能够在社会中找到合适位置的人才。

  当我花掉一个多月的睡前时间,将这漫长丰富却又如白驹过隙的四年细细回味过几番后,才发现自己并非感情迟钝。我怀念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来园潋滟、樱花烂漫,三层小红楼里我们曾上课、打闹;我怀念朋友们相处的每一段时光,共同欢笑、相互扶持,从陌生到熟悉,见证了彼此的成熟蜕变。只是我虽然对大学生活充满怀恋,但我仍然坚决地带着它的赐予一路向前。正如周围的同学,无论是考研、出国还是工作,都因为大学而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际遇。

  毕业不再见,离开校园并不意味着对大学说“bye bye”。因为大学的意义并非只是校园的四年生涯,而是伴随我们一生的无价财富。如今,工作、生活仍在继续,我也必将带着过往,踏上征程。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