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佳节话七夕

发布时间:2012-08-22 期号:

  七夕,是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之一。作为民俗文化的标志,它的背后自然涵盖着美丽的神话传说和精深的文化传统。

  提起七夕,首先出现在人们脑海里的,大概就是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吧。那一年,美丽的织女云裳渐成,年少的牛郎尚在无忧放牛,鹊儿、星空还在各自的岗位上遥遥守望。情在平淡的日子中缓缓流淌,爱在简朴的生活里日益绵长,布衣少年赶牛行过织女门前那片绿油油的田垄。短暂的相逢,从两情相悦到至死不渝。然而,天宫仙女与凡夫俗子的纯真爱情,遭到了王母娘娘的强行拆散,爱情面临着艰难的抉择。牛郎织女经历了相识、离别、聚首,刻骨铭心的爱恋感动了天鸟。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成千上万的喜鹊就用自己的羽翼搭起一座鹊桥,成全他们的相会。后人为了祈求爱情美满,便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七月初七这一天定为节日以资纪念。这便是关于七夕的由来最动听、流传最久远的版本。

  说到七夕的民俗庆祝方式,那是自古有之。七夕也称乞巧节,是古代女子为求“心灵手巧”的欢庆节日。东晋时期,有位沉迷炼丹的抱朴子,用他的如椽之笔将乞巧记录下来:“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而后盛产悠悠青石的南北朝时期,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也提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瑜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纲于瓜上,则以为有符应。”根据文献记载,这一天,民间少女在明月高悬时分,便会遥望银河、对月穿针,家家设香案祭瓜果;而皇宫中的宫女工匠则要建造织锦楼、织上几匹霓裳羽衣。各个渴望自己的织绣手艺能得到上苍的垂青。想起这些古风民俗,再看今夜,突然有了几分穿越时空的错觉。今夕的星光或许是当年少女穿针引线时那明澈的眼眸,或许是当年工匠举斧加石时那灼灼的火光……历经千载的星光“倏”的一下在今夕、在你我眼底绚烂绽放。

  又是一年七夕。七夕所蕴含的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中的爱情追求、宗教崇拜、天文历法、文学意象,而这些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那么,就让我们带着一颗敬畏的心,一起“看乞巧,朱楼采舟方”。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