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在毕业季

发布时间:2012-08-06 期号:

北京语言大学 胡 玲

  高考一结束,小堂妹就开始了她的环游中国计划。每天的QQ空间和人人上都是她旅游途中的照片分享和心情吐槽。

  而我,也要离开五道口,离开我亲爱的大学,虽然会继续读研,但是大学的时光有它不可替代和延续的美好。

  总结4年的大学生活,最大的感悟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我们必须永远努力向前,没有一劳永逸——高考不是、考研也不是。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所以如果在某个阶段我们落后了也无须着急,只要坚持努力、比以前更努力一点,我们就可以超越昨天的自己,赢得自己的马拉松之赛。

  而在这场长跑中,每个阶段都有它的好与不好。高中有堆积如山的作业和父母超额的关心与付出,但是那个花季雨季却有之后的年龄阶段无论怎么化妆也得不到的清水出芙蓉的美丽;大学有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尽情挥洒青春,但是远离家乡和从小一起的玩伴,没有老师和父母的时时叮咛,有时也会像飞得太高的风筝因没有了线的紧紧束缚而偶尔迷失方向。

  大学里,做过社团。我在学校的手语社从大一干到大三,一直和一批关心聋哑人、喜欢手语的同学在一起,为了我们的善心和兴趣,一起经营着这个不被学校关注、没有任何和学分挂钩的社团。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去上了最后一次手语课,低年级的同学做得很好,看着他们的笑脸,我似乎看到了过去的自己。学的手语歌是《那些年》,最后外面大雨滂沱,里面大家在一起唱:

  那些年错过的大雨

  那些年错过的爱情

  好想拥抱你

  拥抱错过的勇气

  曾经想征服全世界

  到最后回首才发现

  这世界滴滴点点全部都是你

  尤其那几个男生,声音特别大,特别动情。

  我看那部电影是它去年最火的时候,在考研的自习室,我看得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片子拍得太真实,未免有点残忍。爱情,这个从高中一直埋在心底的词,在大学终于可以看见光明时,我们仍然发现,自己一直都不大懂。

  大学里,爱过,伤过,也被伤过。高中年代只需远远看一眼的欣喜,或故意尾随的小快乐,都已远去。在毕业季,在强大的客观环境的左右下,更多的是对现实的妥协,少有人坚持依然纯粹的感情。但是,伤过之后的珍惜,我想比无知时的宝贝更可贵。就像记者柴静说的:“认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她”。

  大学里,交到了最真心的朋友。吵过、闹过,甚至绝交过,但是一起走来共同分享、一起分担的日子绑牢了我们的情谊。和3个室友各有不同的价值观,但是我们互相尊重,即使不懂对方的选择,我们却依然能最坚定地支持彼此。毕竟,社会这个大舞台,多元和多彩就是它最宽容和最让人心暖的地方。

  大学4年,我渐渐知道自己是谁。大一的时候,跟着大伙旅游、看话剧,甚至去星光现场听了一场摇滚,所有觉得文艺、觉得帅的事情都尝试了,结果大二下学期开始迷茫和焦虑。那段时间,我和许多朋友、老师聊天,也没找到问题的症结。反倒是考研和考研结束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快速成长。我曾经附庸风雅、曾经沉溺在《萌芽》那批“作家”“感情丰富”的文字里,曾经逃避做乖乖好学的孩子,到后来发现,乖乖学习的孩子才是我。学习,其实是我最大的乐趣。

  最后,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终于换来了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发短信告诉朋友最后结果、打电话给家人的时候,听着他们比我还开心的声音,我终于觉得一切都值得。我为能让他们这么骄傲而自豪。

  即使飞得再高,贯穿生活的肯定不会是领奖台,而是陪你吃饭、与你分享和分担的家人、朋友。他们才是我们努力、奋斗、热爱生命的最大动力。

  不懂的人喜欢用结果去判断过程,失败了说你固执,成功了说你执着。所以,不在乎的人怎么看不重要,家人和朋友才是值得我们用心守护的人。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