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 朱晓雯
毕业季来得轰轰烈烈,尾声却平淡出奇。杂乱的楼道,疲惫的身影……克制悲伤的蔓延,成了每个人都在努力的事。
越是结束的时候,才越明白珍惜和追求。那些4年来的回忆,夹杂着未来的模糊,边回忆边整理,才会越来越清楚。
比如幸福。
每年夏天,毕业告白、毕业领证、毕业分手在各大高校以各种方式演绎。总之,变动成为了一种习惯,好像不折腾就对不起大学生涯的结束。
前些年,看学兄学姐的毕业季,各种来不及表达的胆怯突然大爆发,留不住的人和事在做最后的挣扎。期待夹杂着失望或惊喜,这种情绪像一个出口,放走了结局,于是他们说着,爱过,就足够。
真的到自己毕业的时候,这话突然喊不出口,大家都沉默,默默地告别,默默地相送。“人人网”更多地更新,都是悄悄地走,怕矫情,怕“hold不住”情绪。上学这么多年,一直有种感觉,我们这一届以89年和90年出生的为主力军,总是和上、下两届风格迥异,学兄学姐和学弟学妹的轰轰烈烈,总将我们衬得苍白无力。不知是“80后”“90后”交界的尴尬位置作祟,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毕业照片和离别日志并不像往年那样刷满屏,而是持续性地慢慢上传,不紧、不慢、不着急。
于是关于我们的幸福,没有太大的变动,几乎没有什么爆炸性事件发生在2012年夏天的毕业生群体里。我们的幸福梳理得懒散,回味也悠长。
还有前途。
从学校,到社会,只是一个转身。大家分别被标注了考研、工作、出国的字样,散成不同的点,开始向各个方向画射线。前一刻还是住一屋的4个人,下一秒就各奔东西。研究生教育的普及,让我错觉大学毕业恍如高考后离别,新生活才刚刚开始。新的岗位,是不是称心如意;还有新的生活压力,可能是经济,可能是人际关系。新的学校,会遇到怎样的一帮朋友,面临怎样的课业,是不是也会有压力,所幸还有一个长长的假期,过渡后重新出发。新的国度、陌生的环境,异乡漂泊的求学,一切归零,需要告别太多的东西,未知让人兴奋却也有些生畏……每个人心里都长出纠缠的曲线,不论写不写在脸上,说不说出来,蜕变在劫难逃。
多数的我们,总揣着理想主义的幼稚,自以为经历丰富,自信满满,勇敢地向世界宣战。然后呢?不如让未来暂且充满想象吧。
还有什么呢?毕业就是一场华丽的怀旧,能翻出各种程度的点点滴滴。看你愿意怎么翻,翻多久。毕业还是一曲痒痒的暖场,即将拉开序幕,却还没正式登场。
幸福代表着逝去的美好,不美好的趁机统统扔掉。前途代表着即将走上的路,不走上去就不知道到底是怎样的旅途。
毕业这个临界点,望向两边都是模糊,越深入越清楚。在这个揪心的夏天,愿毕业生们,前途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