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六一中学高三生 魏彤彤
高中三年匆匆而过,如今回首望去,或多或少都在慢慢远去。也许时间就是这样,它无时无刻不在拼命地向前奔跑。而我的高三也已经真真切切地过去。那样一个夏天,在我的心头留下了最宝贵的回忆。
我喜欢梅尔说的那句话,“十七八岁是一段让人注目的时光。这段时间里,你可以拥有人生中最坏的创伤和最愉快的记忆。”我的十七八岁,就是这样吧。
初入高三的我,只觉难得岁月青葱,还没有来得及好好享受所谓“从容不迫的岁月”,就要迎来那对一生尤为重要的挑战,犹如宿命一般,我并不情愿。老师的警醒每时每刻萦绕耳边,父母的鼓励每分每秒无处不在。我的高三生活,就这样被生拉硬拽地拉开帷幕。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没有丝毫紧迫感,直到那个盛夏清晨。阳光一如往日,明媚、无暇。又或许过于明媚了吧,那略带侵略性的光打在墙上,牵扯着我的视线。不经意的一瞥,我整个人竟被墙上无声的数字吓了一激灵。已经这么近了么?倒计时牌上的百位数从“3”变成“2”,由“2”再到“1”。时间匆匆而过,如此无声无息,而你却不知在什么时候会被它挑衅,猝不及防。
不知何时起,天空亮得比平时更早了一些,身边同学对“枯燥英语”的抱怨声越来越少,数学课不再是望不到底的深渊,一双双专注的眼睛越发坚定、执着。回想起过去,我被堆积如山的试题压制,无法呼吸。我多想甩开一切,尽情地与时间一同奔跑,多希望高考快快结束,花大把的光阴去品尝氧气的味道。当我的盼望即将到来,我却一步也动弹不得。这紧张的气氛似乎唤醒了我内心的执着与热情。我逼问自己,此时若不奋起,更待何时?
振奋过后,我将“不情愿”从脑中驱赶出去。我告诫自己“要踏实,认真,无愧无悔地走完剩下的高三”。也许正是当初执拗地相信自己,而后的穷追猛赶才对结果的改变起了作用。“一模”中小小的提高给了我些许鼓励,分数虽然只是评价学业的一个小方面,却在这个酷夏显得无比重要起来,给我加油,也坚定了我的信念。
随后的日日夜夜,我想方设法充分利用时间以弥补曾经的错误。也正是如此,我才得知,清晨的阳光总在第一缕初现之时最清澈透明,夜晚的星辰伴着知了的鸣叫才更繁多动人。有时我也会倦怠,坐在黑暗的寝室中,头脑放空。感觉只是几秒钟,自己浑身便没了力气,不愿动弹。突然,脑中又出现了倒计时牌上手写的几个数字,我猛地睁开眼,迅速逃离那个让我倦怠的黑暗之境。日复一日,“复习、考试、改错、分析”成了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我游走在其中,形成了习惯。当感到力不从心时,我告诫自己不能让倦意席卷,要振作,要给自己寻找一个目标。就像芭蕾舞者,当旋转起舞时,唯有盯住一点才能保持平衡,展现完美的姿态。生活也是如此吧,当我将心仪的学府第一次郑重其事地刻进心里,我又仿佛重拾起耐力与胆量,走进那永无休止的循环中。
时间是那么地不留情面,它不顾一切直冲向了2012年这个盛夏。经历了一天又一天的苦战,一刻又一刻的历练,早已遍体鳞伤却仍屹立不倒的我们暂停了步伐。面前出现了无数分岔口,选择便意味着分离。左边看看,右边看看,我们不禁放松了警觉的眉心。瞬间,无助油然而生。谁都知道,这一刻是注定的,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一刻竟这般令人承受不起。踌躇再踌躇,谁也没有迈出第一步的勇气。曾一心想着高考,岁月漫漫,竟不知友谊的分量早已与高考持平。我们相互慰藉,拥抱再拥抱,说尽了鼓励与支持,流尽了大战前的最后一滴泪水。终于,我们并肩,再一次共同迈出了这一步。
这就是我的十七八岁,有过少不更事,也有过重振旗鼓。我不怕失败,甚至愿在此时失败。因为无论如何,我都还有满腔热血,还有对信仰的执着与热情,这些足以让我重新启程。
如果你将迎来这迷人的年纪,不要虚度,不要软弱。请相信自己,你足能品尝到与战友共同奋斗的甘甜,足能像成年人一样独立思考,足能做出影响一生的决定。生命中总会有那样一个夏天,烈日当头,艰苦难耐。那么青年,尽情地体会生活吧,不要用手遮住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