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磊
高考过后,填报高职专科志愿和补报志愿的日子也随之来临。冷眼旁观,大家考虑最多的是几年后的就业率。其实,我们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首先最该考虑的是国家需要。毕竟,当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时,符合要求的人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去,为祖国的未来尽力,为自己的前途拼搏。同时,兴趣问题也应该成为我们填报志愿的一个重要参考要素。
作为一个参加过高考,拜读过大学,挤过人才市场的过来人,笔者很想对高考后的孩子们说:“着眼于兴趣,用心做好至少5年内的规划吧。”因为这对你的人生是非常重要的。
填报志愿时,你可以为了毕业后的就业问题选择就业率高的专业,也可以为了几年后的迅速富有选择会有高额报酬的专业。这些都没有问题。但选择之前,要先确定,你是否能够爱上它并长期坚持它,或者是否能够有足够的决心和耐力为此而献出自己的精力和心血,甚至作为毕生之事业。在许多求职类节目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发现这样的人:辛辛苦苦学习了好几年,最后发现这个专业不适合自己,自己不喜欢它。结果,大学学习完全成了提高个人修养的“演练场”。专业知识在自己开拓了新的就业领域之后就成了“浮云”。而半道改行的他们想要拼得过“专业人士”,又要付出多少倍的努力呢?当一个人走入职场,全凭一股兴趣支撑,却缺乏专业知识,过程往往艰涩无奈。
顺从爱好很重要。然而长期接受着应试教育的考生中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爱好是什么,难以选择专业。在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几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专业;然后试着做出一个5年规划,规划要实际而富有执行力,并具长远目光,沿着每个专业都设计出几条路,使每条路看起来都充满光明而又让自己兴致盎然,能够让自己斗志昂然,有信心坚持到底;最后,再从中选出一个录取分数线与自己的成绩相符的专业。这样才不会浪费大好的学习机会和宝贵的青春。大学时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群勇敢无畏的青年共同努力奋斗的日子将成为你回忆中的珍宝。
我一直在提“5年”,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学一般是3到4年,个别专业是5年,如医学。但是5年,是一个长度适合的时间段,能够让我们用来实现一些设想,而规划是随着行情和一些其他因素不停变化的。所说的“行情”是指你学的专业的市场行情,选择专业时看的是爱好,而规划专业看的是就业,你们要用自己的爱好在社会上赢得立足之地。既不要做一个过于实际的市侩,也不要做一名打着梦想旗号的空想家。因为对于二十多岁的你来说,即使是你的父母,也没有义务长期为你的梦想买单。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才能得到世人的尊重和认可。你只有对自己负责,才能够真正把握住自己想要的东西,才能张开理想的风帆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