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2012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2-07-04 期号: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钟秉林

  四年前,在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的大悲大喜之后,大家迈入了北师大校园。从那一刻起,青年一代肩上所担负的使命和责任变得更加真切,同学们的命运和希望更加与国家民族紧密相连。四年中,我们一起经历了很多激动人心的重要时刻。你们作为全国亿万青年学子的代表,迈着豪迈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向共和国60年华诞献礼,让火红的校旗高高飘扬;就在这个体育馆里,我们共同为建党90周年放声歌唱,为女篮的姑娘们加油助威;在玉树强震、西南五省大旱等重大灾难面前,你们不仅感悟了人间大爱、众志成城的民族意志,更以实际行动作出了贡献。

  四年里,同学们在成长,母校也在发展。温家宝总理、贺国强同志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看望广大师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北师大的高度重视。邱季端体育馆、学16楼学生公寓和图书馆大楼相继投入使用,师生教学科研条件明显改善。学校创新管理体制,整合资源成立教育学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教育学科。在科学研究方面,年度科研经费投入增大,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学科建设上,也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国际大学生运动会等重大体育赛事和“挑战杯”等重要科技赛事中,同学们表现优异,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展现了北师大学子的风采。今天,全校师生正以优异的成绩迎接110周年校庆的到来。学校的每一点进步,都有你们的参与、支持和奉献。母校感谢你们!

  四年前,你们初入师大,顺着陌生的道路努力熟悉师大的一草一木;而此时此刻,你们在脑海中或许已经能浮现出师大的每一条小路,每一个场景。这些成长的足迹和永恒的记忆,无不饱含着你们的汗水和欢笑:教九楼前的小花园里有你们清晨的琅琅书声;西操场的夕阳中有你们的矫健身姿;图书馆的灯下更有你们手不释卷冥思钻研的专注表情;教室里、实验室里,即便是节假日,也有你们刻苦和执著的身影。四年来,你们秉承北师大百余年的传统,踏实勤勉、追求卓越,用骄人的成绩展示了当代青年的风采。你们当中有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免费师范生;有立足本职、创先争优的成才表率;有奔赴军营、保家卫国的国防生;有勇攀高峰的科研新秀和人民教师;更有作为友好使者把中国优秀文化、北师大治学精神带到世界各地并发扬光大的留学生同学。你们以主人翁的精神,奋发有为,为学校争取了荣誉。母校为你们感到骄傲!

  临别之际,作为师长和朋友,我提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希望同学们抱有“利民兴邦”的远大志向。水之责任在利万物,人之责任在利万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肩负着国家的重托、民族的希望和人民的期盼。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五四讲话中对广大青年寄语,要“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矢志不渝朝着崇高理想奋进”。我们是时代的主人,理应做出师大人应有的贡献。希望同学们无论身在何方,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奋发进取,有所建树。

  希望同学们持有“修身立德”的谦恭心态。优良的品德是立足社会、成长进步的根本。同学们要牢记“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要敢于吃苦、勇挑重担,做深潭之水,不张扬、不炫耀;做穿石之水,不畏难、不退缩;要求真务实,不浮躁,不虚夸,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在千锤百炼中历练人生,以学识和才智奉献社会,以精神和品格影响他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做一个兼济天下的人。

  希望同学们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同学们,今天的毕业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而是终身学习的开始。让我们共同回味启功先生给毕业生的题词,“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涉世或始今日,立身却在生平”。当今中国正处在快速发展和变革之中,机遇很多,竞争也更激烈,希望大家始终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与时俱进,百折不挠,敢为人先,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同学们,毕业之际也是离别送行之时。在北师大,我们聚是一团火,离开师大,我们散作满天星。无论将来大家身在何处,总有一根看不见的思念之线牵引着彼此,总有一股无形的情愫在我们心底涌动。因为这里,不仅是我们舌尖上津津有味的北师大,也是我们笔尖上挥洒青春的北师大,更是我们心尖上一生挂念的北师大。

  今年秋天,母校将隆重举行建校110周年庆典,我在这里真诚地邀请,欢迎你们回家来看看!

 

(本文刊登时有删节)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