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红
六月二十四日
(星期日)
今天中考第一天。
昨晚担心儿子睡不好觉,和儿子换屋睡。心里焦虑儿子明天的考试,翻来覆去睡不着。零点左右,孩子爸爸从大屋走出,告诉我儿子睡不着,给他播放催眠曲。我走进卧室,看见儿子呼吸均匀,进入梦乡。优美、舒缓的音乐轻轻飘荡,我感到心灵放松、宁静。
第一门考语文。昨晚帮助儿子复习完文言文后,我拿出《北京考试报》剪报《我的高考奇迹 一摸上三本,二模上专科,高考上一本》给儿子阅读,儿子看后感悟——状态要好;随后又给儿子看《对付考试失眠的5种办法》;最后告诉儿子准备阅读作文素材。我拿来考试报等报纸的剪报,分为《时事篇》、《励志篇》、《真情篇》、《哲理篇》四大类文章。
早上7时25分送儿子到达考场,我叮嘱儿子:“沉着、冷静、认真、细致。”看着儿子向考场走去的背影,我的脑海里仿佛转换蒙太奇镜头:儿子刚出生时被护士高举在手上哇哇大哭的情景;第一次蹒跚学走步,第一天上幼儿园,第一天背起书包上小学,第一天跨进中学的大门。时光的流逝,见证了一个人成长的历史。从啼哭的婴儿成长为青春朝气的半大小伙子,我不禁感慨,时光如梭,岁月如歌,生命弥足珍贵。
和孩子爸爸分工,他守在考场外,我去姥爷家做饭。姥爷家离考场很近。我和儿子考前约定,考完一门放一门,不问考得如何。
下午赶往考场前,我嘱咐儿子:“相信自己!”我知道儿子缺乏自信,最需要的就是鼓励。14时30分考试开始,我在家里照顾年迈的父亲,心里不禁为儿子着急、担心。3年来,儿子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历历在目。我也宽慰自己:只要儿子付出、奋斗、拼搏了,又何必太在乎结果呢?不管在哪里上高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上进的心。
傍晚回到自己家,做完晚饭,我告诉儿子要返回姥爷家。儿子不悦:“不是说好中考期间陪我吗?”我回答:“大姨连续照顾姥爷7天了,没有休息。姥爷最近身体不好,我来回跑,两边兼顾,中午你还可以吃饭、休息。”儿子想了想说:“好吧,这两天也不用你帮我听写了,你去吧!”我很欣慰:“儿子,你终于理解妈妈了。”我想起儿子中考前递给我一张团员证。儿子入团了,也真正长大懂事了,正在逐渐走向成熟。
中考第一天,酸甜苦辣,五味俱全。
六月二十五日
(星期一)
昨晚20时开始,哗哗下起雨来,雨势急促,一直到早晨将近4时才停止。我向来睡眠需要安静,如此暴雨,久久没有进入梦乡,心想:天公不作美,儿子睡得如何?睡了一个多小时,5时起床,5时30分乘头班地铁,6时赶回自己家。孩子爸爸告诉我,儿子听着催眠曲,晚上11点多睡熟。我松口气。要知道,今天考的是数学,儿子的薄弱项。
今天是小长假后上班第一天,路上稍有拥堵。早7时30分到达考场,我告诉儿子:“镇定自若、从容不迫,保基础知识题,冲中高难度题。”送儿子进入考场,学校广播考场纪律,不允许带手机。我想起去年初三开学之初,儿子郑重地把手机放到我手里:“妈妈,把手机锁进抽屉里。我一年不玩也不带手机,中考完后再拿出来。”望着儿子幼稚又坚毅的目光,我点点头:“妈妈相信你的意志和决心。”儿子没有食言,一年来,手机一直静静地躺在抽屉里。
中午,儿子回到姥爷家。我遵守和儿子的约定,不谈考试。下午,儿子奔赴考场前,我再次鼓励儿子:“尽最大的努力!”
晚上回到自己家,儿子轻松许多,只剩最后一门外语。我找来《北京考试报》刊登的《中考英语写作策略》、《中考完形填空题解题4技巧》等文章。儿子读后感到有收获。告诉儿子要练习英语听力后,我返回姥爷家。
中考第二天,感觉已走过最紧张、艰难的路,轻松了许多。
六月二十六日
(星期二)
今天是中考最后半天考试。早上5时起床,乘头班地铁6时赶回自己家,做上早饭。6时零5分,儿子起床、洗澡、收拾完毕,7时30分到达考点,一路上显得很轻松。我鼓励他:“自信是你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自信是你成功的法宝。”送别儿子,我返回姥爷家。
10时18分,天空下着小雨,我站在考点外等着接儿子回家。很多家长也在等候。10时31分,第一个学生跑出来,随后其他学生陆续走出考场。终于看见儿子。儿子对数学考试流露出懊丧情绪。孩子爸爸鼓励他,无论你考上什么样的学校,重要的是你要总结经验和教训,为高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高中学习不能像初中这样,要提高效率和学习能力,争取高考时取得好成绩。
孩子爸爸的话也给我很多启发,要有发展的眼光,要看到孩子是可持续发展的。只要他肯学习,有上进心,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决心和勇气,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凭借一生的努力,一定会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是我们家长培养孩子努力的方向。
中考结束了,它不仅考验着孩子的学习水平和意志品德,也检验着家长的意志、耐力和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