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杨 柳
从远离家乡来到京城那天起,每当想念父母时,我都会拨通家里的电话。昨天,母亲在电话那头告诉我,她又去参加高考监考了。
以往,每次监考结束后,母亲回到家时脸上总会显露出些许疲惫。然而也是那个时候,我会从言语中感受到她的欣慰。虽然母亲很少提及她在工作中的事,但是我想,母亲在那个时候,一定从别人的高考中感受到了拼搏的艰辛和奋进的精神,所以即使很辛苦,也为自己能够为那些勇闯“独木桥”的考生们做些事情而感到骄傲。毕竟,她现在教的那些学生,总有一天也要走上高考考场去书写自己未来的人生。
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高三生活和高考。因为我是高考生,母亲不能参加高考监考。母亲与高考的缘分比其他家长要深厚,可是只有那一年,母亲是以家长的身份去感受高考带给一个家庭的深刻改变。整整高中三年的时间,母亲每天都早起,为我准备好早餐之后才会叫我起床。到高三那一年,更是中午、晚上都回家为我做饭。为了备战高考,下午放学我们只有1小时的吃饭时间,然后又要上晚自习。大多数同学都在学校附近随便吃点儿东西就匆匆忙忙地回教室温习。可是母亲认为外面的饭菜营养不够,也不卫生,坚持让我回家吃饭。这样一来,她每天一下班就赶回家为我做可口又营养的饭菜,很是辛苦。那个时候的我却不太懂事,总是认为母亲没必要这样,并没有体会到母亲的爱心和难处。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我突然长大了。
记得那是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的一天,我下午放学回到家,楼道里没有我熟悉的饭菜的香味,母亲也没有在家等我。这种情况是很少有的,于是我坐在楼梯台阶上等待母亲。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直到学校晚自习的铃声快要响起,母亲依然没有出现。我满是疑虑和不解地离开了家,心情郁闷地饿着肚子回了学校。整个晚上,我的状态都很差。我想那并不仅仅是因为没有吃到晚饭,也是对母亲失信的一种埋怨吧。晚上回家时,家里的房间门开着,一个我不认识的阿姨正在客厅与母亲交谈,言辞之中多次表示感谢。听了一会儿,我才明白事情的始末。原来,母亲班里的一个学生下午突然发高烧,由于无法及时与他的父母取得联系,又怕耽误病情,母亲就在医院陪着那个孩子直到晚上8点多,等他烧退了才回家。送走那位家长,母亲赶紧过来问我晚上有没有吃饭。我看着母亲慈爱的脸上满是困倦之色,很为自己心里那些想法感到羞愧。作为母亲,她只有我一个孩子;可是作为老师,她有几十个孩子,每一个都是被她放在心上的,每一个她都要尽心地照顾,还要挤出时间来关心我。我怎么能不理解母亲呢?
从那以后,我没有再赖床,也没有再抱怨回家吃饭走得很累,因为我知道母亲比我更累。父母之爱、师长之爱,母亲时刻将爱给予她身边的孩子们,包括我,也包括她的学生们。
如今,属于我的高考早已结束,然而属于母亲的高考,却年复一年。母亲会陪伴着考生们,继续走过一次又一次高考。后来,母亲曾对我说:“自从你参加完高考后,我再监考看见那些孩子时,都会想起你,想起有千千万万的家长正在像我那个时候一样,体会着高考带来的喜怒哀乐。”
每一年的高考都被社会广泛关注,有很多人像作为老师的母亲一样为高考尽自己的力量,也有很多人像作为家长的母亲一样感受着高考带给他们的喜忧。如今又到高考了,我为每一位参加高考的考生祈福,也向每一位家长致以敬礼,更要对每一位奋斗在第一线的高考工作人员说一声感谢。相信有这来自四面八方的爱,考生们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