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帮俊
逛超市时,那些摆在货贺上款式各异的文具盒一下子勾起了我的许多回忆。
在我上学的时候,铁皮制作的文具盒使用率最高,有单层的,也有双层的。拿到新文具盒时,我会找来一张彩纸,一般是那种带花色的信纸,折叠起来,整齐地铺在文具盒底,然后一件件放进我的铅笔、钢笔、圆珠笔、橡皮、尺子、小刀,当然也少不了那个唤起很多人记忆的九九乘法表。
印象比较深的是那种流行一时的自动铅笔盒。按1键弹出转笔刀,按2键弹出橡皮盒。最后是整个搁笔的那个板折叠弹起,呈倒V型,笔有时候飞出去,动静比较大。我无聊时就会按着玩儿,享受那种突然弹出的快感。至于塑料的文具盒,外壳儿里面有一层海棉填充物,附有吸铁石,那也是上学时的“玩具”之一。每当更换文具盒时,我总忘不了拆下那块小磁铁。
说到关于文具盒的游戏,我们小时候有一个经典的“鸡毛信”。两个到五个人都可以玩。先裁好几张小纸条,其中一张上写“鸡毛信”三个字,其他的可以写“鬼子”、“伪军”、“翻译官”什么的,反正都是敌人啦。然后我们把纸条叠好,扔在桌上大家抓阄,抓到“鸡毛信”的人就要在“敌人”规定的时间里,把这张写有“鸡毛信”三个字的纸条想尽办法藏在文具盒的角落里,时间一到,就要拿给“鬼子”们搜查。“鬼子”如果在指定的时间内没有找到“鸡毛信”,那么“鬼子”就输了;反之,如果“鸡毛信”被找到了,抽到“鸡毛信”的“情报人员”就输了。输家要接受赢家打手板、挠痒痒等惩罚。当然,文具盒里面的所有东西,都可以当作“鸡毛信”的藏身之处,比如钢笔帽里、铅笔芯盒里、削笔刀里……这个游戏最大的好处就是人多或人少都可以玩。
高中时,我喜欢那种瘦瘦长长的小铁文具盒,只需装两只圆珠笔就够了。大学时,文具盒用得更少了,一个柔软的布制笔袋就解决问题了。而现在,笔都用得很少了,何况文具盒呢?
看着这些我们曾经用过的各种文具盒,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然而童真已去,剩下的只有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