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史锡尧
“空”,有很多意思,其中最一般的是“(容器内)没有任何东西”。如“空箱子”、“空瓶子”,就是里面没有任何东西的箱子,里面没有任何东西的瓶子。科学一点说,里面还有空气,但是人们习惯上不那么看。
说旅馆里有“空房间”,这儿的“空房间”意思是没住旅客,当然这房间里有桌、椅、床等东西。“(独)守空房”中的“空房”中有人,一个女人(妻子),但缺了另一个人,男人(丈夫)。出租汽车亮出了“空车”的牌子,但车中有人(司机),只是没有“乘客”。“人去楼空”中的“楼空”是楼中以前住的人不在了,这个人是个女子。举苏轼的诗为证。诗曰:“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说是“楼空”,是佳人不住在那里了。《三国演义》中有名的“空城计”中的“空城”里,其实有不少人,有诸葛亮,有书僮,有扫街的老兵,还有不少居民。称为“空城”,只是因为没有“军队”。对上述这些能容纳人的处所来说,笔者认为,“空”的意思是“(里面)没有特定的人”。如果是“坚壁清野”而成为“一座空城”,那城中便没有人和粮食了。
“空话”是说得不具体,或不切实际,或不能解决问题的话。有的文章也是“空话连篇”。“(一纸)空文”,没有约束力,没有效力的文件、契约等。“空口无凭”,仅只嘴上说说,不足为凭据,所以常接上下文“立据为证”(立下字据为凭证)。
“目空一切”就是“目中无人”,就是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空腹”,医疗用语,患者不要吃东西(有时包括喝水),而作一些化验。“腹中空”,是肚子里空空如也,即没有什么知识学问。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给一种人画像的一副对联是“(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像竹笋那样的人,能说会道油嘴滑舌,脸皮厚,肚子里什么学问也没有。古人认为肚子中可以装很多学问的,如成语“满腹经纶”,满肚子治理国家的才学。
“赤手空拳”,只有一双手,没拿任何武器。
“空想(社会主义)”中的“空想”,是不切实际,不能实现的意思。
“海阔天空”,这一成语是两个主谓结构的联合形式:“海阔”与“天空”。海,非常广阔;天,非常空阔。“海阔天空地聊”是漫无边际地聊。“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海,非常广阔,任凭鱼儿跳跃;天,非常空阔,任凭鸟儿飞翔。这两个比喻形象地说给予人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有人认为“天空”不妥,应该改为“天高”,那是误认“天空”是一个词了。在这儿“天空”是两个词,构成主谓关系,与“海阔”相对,并且“空”是“空阔”义,含有“高远”的意思。
“天空”作为一个词,在诗词中常称为“长空”。毛泽东诗词中便有“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诗句。
“盛况空前”中的“空”是“没有”,成语的意思是这种盛大的状况以前没有。“空前绝后”是以前没有以后也没有。
“四大皆空”,佛教认为构成物质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风”都是空的,虚幻的,不是实际存在的。“遁入空门”,避开世俗社会,隐遁入佛门,一般是进入庙宇寺观,做了和尚或尼姑。因为佛教认为“四大皆空”,“空门”便是佛门了。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说“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曹操、孙权、刘备等人的征战杀伐,不论谁是谁非,谁成功了谁失败了,一转头的短暂时间就都成了“空”的了,不存在了(人死了,国没了),只有那个青山依旧屹立在那里,不过经历了一些日出和日落。这些话颇有些看破红尘的味儿,但如果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只是改朝换代,有什么意义呢?只能是“白发渔樵”的“笑谈”材料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