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高一学生 李文博
落笔写下中考的回忆,已是中考过去快一年了。
中考前的那几个月,应该是我16岁生命中最紧张忙碌的一段时间。做题、考试,上学、放学,日子像上了发条。
时至今日,我早已不把那段日子当作痛苦的回忆,反而向往那种倾全力为目标冲刺的生活状态与重压之下人爆发出的坚韧。想来中考给我的启迪无非八个字:相信自己,热爱生活。
为了体育测试,提前一个多月,老师便对我们展开了“魔鬼”训练。体育课,每天一节;课间操,上马路跑步;放学,穿着“沙背心”跑10圈(120米一圈)。那段时间,我每天跑完3000米后,双腿像两截木头,除了疼痛什么也感觉不到。回到家,饭也不想吃,只想倒头就睡。回想起一百多男生在二环路上奔跑的场景,我脑子里出现一幅画面:在广袤的非洲大草原上,一群羚羊没命地跑着……
该来的一定会来,来了的一定会走。所有的苦和累都会化作生命的蜂蜜。在这有些严酷的过程中多些耐心、多些坚持就能成功。
我把备战中考想象成另一次长跑。测验是试跑,讲解是调姿。那时我总能“学以致用”,比如发现车牌号是二氧化碳的车(CO2),路过包子铺想到六大类营养素……这大概也算温故,更是生活中的小乐趣。其实,全身心地投入某件事情,“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岂不是最大的快乐?
中考那一阵子,最爱憧憬考完后那个长长的假期,就如同前线的士兵约定回到故乡的酒吧喝个一醉方休一样。我曾无数次地构想那美妙的假期,空闲的时候就列出暑假的安排。我也曾对朋友们夸下海口:“考完了,咱把这条街上的每个饭馆都尝个遍!”“一模”过去了,“二模”过去了,最终的“三模”,也过去了。我和朋友们只匆匆拥抱,然后就各奔东西,连个像样的毕业仪式都没有。
现在回想起来,我更坚定地相信:最好的生活状态便是于重压之下不断地生出希望,生出对美好的热烈企盼。这样,每一滴汗珠都能在地上砸出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