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高一 孙大卫
看到这个标题,你或许会怀疑我是故意渲染、美化应试前那段痛苦的做题时光,你或许会觉得这只是一篇为中考歌功颂德的文章,我却要告诉你,这是我的真实感受。
真正意识到中考来临是在初二下学期。记得那时刚刚开学,我就听说班上一直考第一的同学已经开始做前些年的中考试卷了。我猛地发现,中考这个看似遥远的“怪物”离我只剩一年的距离了。我开始心跳加速,满脑子都是考场上那位同学的得心应手与我见到卷子时的不知所措。我终于下定决心好好学习了。
“动机”已明,我便开始了努力学习的征程。我每天认真听课,认真做作业,可期中考试的成绩依然处于中游。这时,父母没有责怪我,或许是因为我确实很用功,老师也在班会上鼓励我。又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期末考试时,我终于成为班里的第五名。
初三上学期的那个寒假,我上了一个数学课外班。开学后的第一次考试,我稳稳占上年级前五。还记得,在寒假中,晚上七点上完课,那天冷风嗖嗖,我从车站向家中飞奔。三环辅路上,自行车从身旁驶过,我只是看着前方,感觉心中无比澄澈。选择好一个目标,就只有风雨兼程,能为一个目标不断努力,直到成功,这就是一种幸福。整个初三,我一直在努力冲刺,只为一切与目标有关的事而努力,无暇顾及其他。有人也许会问:“你不累吗?”不累,因为看到了结果就不会觉得累!感到疲倦了,不想努力了,我就想象失败后的情景,再想想成功后的欢喜,人也马上振奋起来。我认为,没有人能不休息一直冲到最后,但有人适度休息并能率先到达终点。
面对困难,乐观并确定好一个目标,只管冲锋吧,不要管别人怎么看你,拼搏的过程也是享受的过程。初三一年,我的感觉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