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交情深 风正一帆悬

发布时间:2009-12-02 期号: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高级教师 刘雪倩


  作为中招版的学科指导教师,我与北京考试报有6年交情了。北京考试报不光传达了考试改革研究的最新信息,指导考生的升学复习考试,更让我和我的学生受益匪浅。那一个个活泼亲切的栏目,给我们一线师生以精神食粮,为我们搭建一座励志和升华情感的灯塔。
灯塔之火燃希望
  “……看,昊的作文发表了!”
  “呼啦”,十几位同学围在板报前。那里新一期的北京考试报贴出来了,“小玩闹昊”的文章《最近比较“繁”》被红笔重重地勾勒出来。听着教室里的啧啧赞叹声,昊手扶眼镜,红着脸,心里一定美滋滋的。我,作为他的语文老师更是欣慰,因为,北京考试报不仅仅是登出了一篇作文,还帮助这位险些放弃的同学燃起了信心。昊原稿的题目是流行歌曲中的那句“最近比较烦”,全篇用调侃的语言,写他临近中考,面对学习上诸多漏洞的烦躁与恐慌。为他着急的我帮他分析“千疮百孔”未必是坏事,要变“烦恼”为“繁忙”,于是,这篇文章改好了、发表了;更多像昊一样的“小玩闹”挺起了胸脯,满怀信心地投入复习考试了。是啊,灯塔之火燃希望,北京考试报,功不可没。
薪火传递在平台
  “……老师,四中强手如云,我在新环境里郁闷极了。”
  经过“劈波斩浪”,我的学生各奔“高枝儿”,然而,新的惶惑又来了。怎么办?说来也巧,我上一届的学生“则”也碰上了同样的问题。刚考上北京大学的他写了一篇《碎片,星空》,登在了北京考试报文化版上。于是,应届生们争相传阅。“头顶是一大片肃穆的星空,手中紧紧地拎着那只残破的壶壳。人到了真正困厄的时候,往往会激发起曾经奋起的本能,踏上找寻理想的漫漫征程,而脚下的这一小片星光,或许就是这条路上的指路灯。”于是,学哥的坚定信心传递给了学弟学妹们。薪火传递在平台,北京考试报,功不可没。
遥寄慰藉向汶川
  汶川发生了强震,无数生灵命悬一线。不禁让人泪洒衣襟。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表达对灾区师生的牵挂?我想到了北京考试报。第一时间,年轻的编辑们在加班;我也是含泪挥笔,献上首都师生的无限挂念与真诚。“……刘老师,您的稿子好了吗?”手机那边是急切的问询。“好啦,好啦,马上发稿。”电话两边心往一处想。我冲进路边的小照相馆,借助老板修相片的电脑,迅速上网。“哒——”,鼠标轻点,发送成功!就在长舒一口气的那一刻,心中涌上的是对北京考试报的感念。是啊,在家国重大事件面前,北京考试报表达使命感、爱心的最好方式,在于捧出充满大爱的文字。遥寄慰籍向汶川,北京考试报,功不可没。
高屋建瓴看考试
  “喂,你们区有什么高招儿?在中招版上介绍介绍!”“刚辅导完议论文阅读,可以借助推荐的名篇写指导。”面对我的热邀,成熟而稳重的女教研员回答。于是,你一篇,我一篇,分布在北京近郊、远郊的教研员和老师们,纷纷拿出“各村的高招儿”。众人添柴,把北京这台“备考大戏”,唱得红红火火。而同时作为受益人的我们这些一线教师,读着指导,欣慰地博采众家之长。每当收获一点训练经验,就有捡着宝贝一样的兴奋与喜悦。特别是看到“闱中风景”、“中国古代的考试”之类的文章,更让人耳目一新,为考试背后的故事而感动。
  是啊,借助北京考试报这个平台,站在区县看北京,遥忆昨天望未来,北京考试报成了一线师生考试航船的灯塔和风向标。读它,让人长见识、增智慧;读它,让人有信心、有方向。
  北京考试报,风正一帆悬。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