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从办托管班开始

发布时间:2009-10-23 期号:

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徐凡

  这是一个小小的托管培训班,明亮的教室里,8名小学生整齐地坐在小椅子上,专心地写着作业,刘丹不时地给孩子们做着辅导。
  刘丹是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新闻专业2009级的毕业生。今年三四月份,当同学们都在为自己找工作的事情奔波忙碌时,刘丹却拿定主意、脚踏实地地做起了自己的创业准备。半年后,她创办的托管培训班已有模有样,人丁兴旺。
由兼职培训到自主创业
  2005年,刘丹上了大学,此后4年时间里,她一边认真学习专业课,一边在培训班兼职做语文、英语老师。每逢周末,当同学们还在睡懒觉时,刘丹已早早起床去给培训班的小学生们上课了。为了上好课,她认真研读了多个版本的教材。
  在培训班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刘丹发现自己喜欢和孩子在一起,简单、快乐,4年的兼职工作也使她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毕业前,她决定,创办个培训班。一开始爸爸妈妈不同意,想让她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刘丹主意已定,并劝说爸爸妈妈:“找个合适的工作多难呀,算了吧,不凑这热闹。我想自己闯一闯,试一试,成功更好,失败了我也不会后悔。”爸爸妈妈同意后,赞助她4万元,再加上她自己兼职积攒的6万元,刘丹开始了创业之路。
  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找房子、装修、注册登记、招生到做宣传、聘老师、管财务,她都要自己做。为选择合适地址,她跑遍了北京城北的每个地方,一个以前在父母呵护下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孩儿,现在却要面对和克服各式各样的困难。有一次,刘丹房子看好了,准备签合同时,房东却说不想租了。最后,她把培训地址选在了离自己家很近的地方,一方面这里有小学、孩子多;另一方面离家近,去学校方便。
开弓没有回头箭
  租到了房子,刘丹自己刷房子、设计教室、采购桌椅,从2毛4一张的传单到教学设备,件件她都要货比三家,精打细算。为了节省成本,她到旧货市场淘买,桌椅自己组装。爸爸请了3天假,陪着她组装了50套小桌椅。终于,有着4间教室1间办公室的培训场地有模有样了。
  办个什么样的培训班?怎么办?为了了解附近其他培训班培训和经营状况,刘丹去了10多个培训班取经学习,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优点、缺点在哪儿,什么地方可以借鉴。
  房子有了,老师找了,就差学生了。招生开始两三周了,只有零星家长过来咨询,一个报名的都没有,刘丹着急了,天天向亲戚朋友介绍推荐,晚上睡不着觉,她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甚至想放弃。为了扩充生源,六、七月间,每天的下午,她都要和几个老师顶着烈日去发传单、做宣传,来回要2个小时的路程,有时候到了学校发现已空无一人,白跑一趟。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家人的鼓励下,她没有退缩。慢慢地,1个、2个……第一批共有8个孩子报名了。
  托管培训班主要招收小学1—6年级的孩子,刚开始,她压力很大,生怕孩子磕了碰了,愧对家长。一次,有个小女孩不想上托管班,和另一个孩子跑到同学家玩儿,没告诉家长,到了上课时间,刘丹没看见她,便赶忙给家长打电话,结果家长也不知道在哪儿,她赶紧和家长一起到处找,7个人找到9点半才找到孩子,这一次的经历把刘丹吓坏了。
“做大做好做出名堂”
  刘丹的办公桌上有6页只纸,上面有每一个学生的咨询电话和学生的情况,她自豪地说:“我们已经教过80多个学生了。”
  谈到这半年的创业,刘丹说:“遇到困难时总能碰见好心人。”有个家长见孩子成绩有提高,每天下午放学在门口和其他人聊天时,总会不住地夸学校和老师,经他一表扬,口口相传,更多家长把孩子送了过来。
  一晃,时间过去了小半年,托管培训班渐渐走入正轨。22岁的刘丹肩负着自己以前未曾想到的诸多工作:招生、教学、管理、经营等。谈起创业,刘丹深有感触地说:“大学生创业不能盲目,一定要把握市场需求,也要考虑自身特点,确立好目标,尽早积累经验,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凭空梦想,一旦决定创业,就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我虽然前期工作做得很充分,但是在实践中还是困难重重。”问起今后的打算,她说:“做大、做好、做出名堂。”言语中流露着自信。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