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我们共同的生日

发布时间:2009-09-30 期号:

张阿莹

  六十八年前的十月一日,我来到这个世界。没想到,这一天竟是那样幸运和特别,八年后的这一天,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此后的十月一日,我就在祖国生日的礼炮声中,迎来了自己一个又一个生日。一年一年,我和新中国一起成长,共同走过风雨阳光。今天,在她六十华诞到来之际,那共同经历的岁月,如电影般在我眼前闪现,清晰温暖,永存心间。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解放时的欢庆场面,懵懂的我,还不理解“解放”的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和祖国息息相关。
  后来,我戴着金光闪闪的团徽,和同学一起到钢厂劳动,到农村收麦,到居民家中扫盲,为最可爱的人送去慰问……那个年代,我们是学生,也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我们手捧的不是变形金刚、游戏机,而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我们心中的偶像不是明星大腕,而是英雄模范。当新中国十年大庆的时候,我手捧鲜花,在游行队伍里,为祖国辉煌的十年欢呼,也为十八岁青春的我庆贺,为自己能生活在这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到庆幸和喜悦。
  当我步入高校大门时,祖国正面临三年自然灾害。为减轻国家负担,学校决定全年级集体放假一年,推迟毕业。一年后,困难过去,我们回校复课,依然满怀理想,蓬勃向上,豪迈地唱着《我们走在大路上》,和祖国一起“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迈向新的历程。
  大学毕业那年的国庆节,我第一次参加天安门前的节日狂欢。我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忘情地唱啊、跳啊,直至午夜。当随人流走在前门大街,回望天安门广场璀璨的灯光时,我为自己能在首都北京度过这样一个难忘、浪漫的生日之夜,感到无比幸福和快乐。我心中充满对新生活的期待和憧憬,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全部的青春和热情献给学生。
  风雨总会过去,阳光定会照耀大地。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压抑多年的老师们,焕发出百倍的热情,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为国家选拔人才出力,为学生放飞理想铺路。近二十年来,我送走了一届又一届高中毕业班,看到一拨又一拨学生走进高等学校的大门,听到一个个学生学有所成的消息,我感到无比欣慰。
  一九九六年的国庆节,我告别了心爱的课堂,离开了可爱的学生,加入到退休的行列,开始了人生的新阶段。我有了充裕的时间,潇洒地迈开双脚,去饱览祖国的河山,亲身感受她的美丽和壮观;我还学会了上网。“神七”升空后,我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即刻把赞叹、颂扬,敲进键盘;在汶川大地震的悲痛时刻,我用泪水凝成诗文,为受难的汶川人民祈福,为坚强的中国加油;在奥运盛开的日子里,一篇篇诗文见证了我为中国喝彩,为北京骄傲,也为每位运动员加油的激情和震撼……在参加社会、社区和单位的各项活动中,每当我化好妆,穿上靓丽的演出服,和歌友一起站在舞台,高唱《祖国颂》《春天的故事》等歌曲时,心中充盈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感到自己年轻了许多,也漂亮了许多。
  每年的十月一日,当我唱起《今天是你的生日》这首歌时,总会心潮澎湃,激情难抑。今年的十月一日,在我们共和国六十岁华诞的喜庆时刻,我将饱含激情地再唱这首歌,祝愿我们亲爱的祖国永远年轻,永远美丽,永远快乐!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退休教师)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