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特约北航学生记者 梁 晨
来学校报到前,我们曾有过无数关于大学生活的美好想象。诸如,能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尽显才华,能在校园歌手大赛上一展歌喉。但这些想法都在新生教育的第一堂课上被泼了冷水,我们认识到:大学里最重要的事依然是学习。
来到北航后,我早上7点一睁眼,发现宿舍其他同学早已去自习了。第二天,我6点爬起来,背上书包去图书馆,却发现很多人早已坐在那儿了;曾觉得在教学楼走廊里向窗外大声读英语是制造噪音,最终自己也成为其中一员,边读英语边看阳光洒进窗台;晚上10点半带上书本和困意离开自习室,却发现教室的同学一点离开的意思也没有。后来,自己也看书看到清洁员进来打扫,然后再换个教室,待到这个教室也要被打扫了才离开……
原以为熬过了高考学习就停止了,但我现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认真地对待学习,这里有我对更广、更多的知识的渴望,也有学习所带来的充实。
大三,我开始接触研究工作,参加学生科研竞赛,也拥有自己的课题。经过大二轰轰烈烈的学生工作,愈发渴望安安静静读书,也愈发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建树。
开始了研究,才知道这真的是一件需要耐心、能坐得住冷板凳的事。导师发给我20多篇英文文献让我了解所研究的领域。一个压缩包,20多个文件,我不习惯看英文论文,进度颇慢,有时每个单词都认识,但包含的专业知识让我看不懂。为了让自己对工作有更直观的认识,我将所有论文都打印了出来。我打印了一个钟头,有的论文达100多页,所有论文用掉了整整一包A4纸。
研究是掺不得半点虚假和懒惰的,投机取巧也不会有任何结果。于是,我一方面加快阅读速度,边读边做笔记总结;另一方面,抓紧时间熟悉专业词汇。因此很快读完论文,并以最快速度完成研究设计,又经过了调查研究,完成了论文的写作。
学习专业课时,我们按学科分门别类地学习知识,而研究是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运用什么方法,就要看你掌握的知识了。这使我又翻开原来的课本,当发现一种方法能用于要解决的问题时,就无比兴奋。书本上的知识不再只是铅字,它们闪烁着知识的光芒。当知识有用的时候,更显出它的可贵。
如今,走在校园里,看着周围行色匆匆的人,我已少了些稚嫩,多了些自信。年复一年,看北航的杨树叶落叶生;绿园的湖,冰结冰融。明年,我将背上行囊,装满回忆,挥别这个地方。校园里,曾留下我们足迹的路,将迎接更多的人来此,张开梦想的翅膀,演绎新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