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好

发布时间:2010-05-04 期号:

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大三生 张云龙


  5月10日就是母亲节了,想起第一次外出时母亲的种种不安,我的心里总是感到很温暖。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从小到大少有踏出方圆百里,初次远行自然会令家人担忧。
  犹记得去年,我有幸入围“首都大学生记者团”,要南下奔赴江浙一带进行实地采访。7月18日下午4时30分左右的火车,次日8时许到达中转站南京。
  出发前的正午时分,母亲打来电话,询问行李是否备齐,一切可好。我大致说明了在火车上所需的时间,并告母亲我们一行十二人,让母亲大可放心,电话中母亲的问候里充满了担忧。
  启程前一刻,母亲又打来电话,一向讷于言语的母亲对自己的儿子也只是只言片语:“火车上注意安全。”我满口应承。
  很少坐火车,更不用提长途,在我眼中一切都是新鲜的:三层的车铺,高速行驶时窗外飞逝而过的排排垂柳杨槐,甚至启动时车厢内部的晃动都会带给我一阵莫名的激动与欣喜。看得正起劲,手机又响了起来,肯定又是母亲。果不其然,接通后,母亲熟悉的声音只是一句“火车上注意安全”,我有些不耐烦地说:“我们一起好多人呢,放心没事!我们都在忙,有事您发信息就行。”
  我知道,母亲手拙,打字特慢,她或许会因怕麻烦而放弃打搅我欣赏沿途风景的美好心情。我不禁为自己想出这样“睿智”的方式而窃喜。现在想起会感到奇怪:为何那一刻的我没有丝毫因欺骗母亲而引发自己的负罪感呢?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从那刻起每隔一个小时,我都会准时收到母亲的问候短信。真可谓是“短信”,短小精悍且无标点:“一切可好”,我回复“安好”。如此两三次之后便也乏味,索性连信息也懒得回复,只顾沿途观光。
  临坐的一个中年女子抱着自己的小孩,孩子对整个世界像我一样充满着无尽的新鲜感,我冲他笑,他也冲我咯咯笑,丝毫没有对陌生人的畏惧与戒备。而我刚上前欲抱孩子,孩子突然哇哇地哭了起来。中年女子赶忙用左手托起孩子的小屁股,右手拍着孩子的肩膀,“不哭不哭”。她向我抱歉地笑笑:“呵呵,好多小孩都是这样,在妈妈的怀里天不怕地不怕的,一旦别人想抱他,胆子就立刻小了。”
  听着听着,我的心猛然一惊:也许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有一种对母亲天然的依赖感,也正是在这种依赖中他们逐渐长大坚强。而母亲又何尝不是时刻在保护着自己的孩子,哪怕……哪怕他已经长大成熟,已经不再需要母亲的庇护。
  这时已近深夜,车窗外远处的霓虹闪烁,我心中突然涌起流浪的漂泊感与无尽的愧疚。我下意识拨打家中的号码,电话响了一声便接通了:
  “孩子,你可算来电话了,妈都急死了,好几次想打电话给你,又怕你太忙,影响你工作,今晚你要是没打过来,妈还不得一夜都睡不着啊!”
  “妈,您放心吧,我这儿挺好的,和大家相处也很好,一切都好……”
  孩子永远是母亲割不断的牵挂,那我们何不给这份牵挂一句“一切都好”的答复呢。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