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闻春的气息

发布时间:2010-04-07 期号: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胡 静


  我坐在国家图书馆北区的中文书刊层,这里,有着卷帙浩繁的图书。每次我来往于一排排书架时,灵魂仿佛就一次次地受到了过滤和洗礼。忘却尘世的一切烦恼,这个世界,只剩我和铺天盖地的知识。
  突然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位学生的周记,他很疑惑地自问自答了十几年来学语文的感受,但是很显然,他没有完成我上周布置的作业———那就是补出四篇周记。
  很多时候,我知道学生只是学生,他们还是孩子,对他们不应该有太苛刻的要求。但是为什么不少十六七岁的青春少年,内心枯竭如一潭死水呢?然而为什么同样在一所学校,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小有差距?
  我观察、等待了很久。
  我在等待我们班哪怕有一个同学,在周记里粗略地写一写校园里的春天,写一写我们教学楼前那几株正在盛放的雅致高洁的玉兰。
  没有人写,没有人在意,也许在意了也不屑于去写。
  我观察、等待了很久。
  我在等待我们班哪怕有一个同学,回忆一下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那一树树随风飘落奇丑无比而又毛茸可爱的杨树毛。
  没有人写,没有人关心,也许关心了也觉得不会写。
  很多同学,最喜欢的周记开头就是:“这一周,就平平淡淡地过了。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从开学到现在,除了我布置过固定的写作内容外,还有同学在拿寥寥的几行字加以搪塞。
  我们的内心能否保持那一份美好与真诚?我们还能否坦然地走进和感受自己的生活?抬起头看一看你头顶的蓝天,划一划你指尖拂过的微风,闻一闻窗外春天的气息,听一听周围同学朗朗的读书声吧,其实这些真实的生活是那么美好,只要你用心去感受!
  “语文,就是生活”。每天苦于无东西可写,其实,是不注意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即便是一块荒山上的石头,也可以见风起云涌,看日升日落,感沧海桑田,何况我们是十六七岁的青春少年。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