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大的课余生活

发布时间:2010-03-31 期号:

北京大学大一学生 许 骜


  我在北京大学的学习生活从表面上看与别的大学的学生没什么不同。如果说真有什么不同,号称“百团”的社团活动是一个特色。它让我在北大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并在我青春的记忆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迹。
  像谢冕老师说的,从成为北大学子的那刻起,我们就会产生一种被选择的感觉。这种感觉使我们治学时严谨又大胆,使我们处事时稳重又洒脱。许多人努力编织着的梦想是“Work Hard, Play Harder(努力工作,尽兴玩耍)”。
  北大有上百个学生社团,有与国外交流的社团类似SICA,ISO,有专业社团BIZASIA,AIESEC等,有剑道社、瑜伽协会等体育社团,在缤纷庞杂的社团中总有适合你的。每年开学,“百团大战”都会在三角地上演,学生社团竞相邀请新成员加入,宣传单像雪片儿一样向你“堆”来,场面极其壮观。很多同学会在深思熟虑后加入心仪的社团。北大就是这样,给广大学子一个很好的平台,去挥洒青春,张扬个性。
  北大有两个有名的活动——“北京大学十佳歌手大赛”和“北京大学剧星风采大赛”。
  “十佳歌手大赛”由文艺部举办,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最终选出“十佳歌手”,整个活动历时一个学年。在上学期的九场初赛中,图书馆南配殿的比赛场地场场爆满,比赛的晚上那里会不时传出阵阵喝彩声。“十佳歌手大赛”是北大的招牌活动,选手的实力很强,甚至要高过近年如火如荼的各种选秀比赛。不同的是在这里没有炒作,有的只是实力和人气。
  “剧星风采大赛”是以院系为单位的话剧比赛。如果说十佳歌手大赛是个人才华的展示,那剧星风采大赛就是对团队配合的检验。作为光华管理学院队伍的导演,我有深切的感受:编剧、灯光、道具、舞台都由我们自己动手,团队里虽然有过争吵有过不快,虽然每天排练到凌晨两三点时大家都很疲惫,虽然工作会被指出有很多不足,但大家都在用心地做,认真地做。难忘演员们在台上表演的投入,难忘灯光、音效、剧务工作时的专注,难忘演出成功与演员们拥抱的激动。有人说经历过“剧星”的几个人会是永远的好朋友,我很赞同。而这也正是剧星的魅力所在。我们都说,做“剧星”是我们干过的最纯粹的一件事。
  这就是我在北大课余生活中的两件事,它们反映了北大作为一所著名学府所崇尚的精神——自由、开放。尽管组织和参与这些活动有时候会让人感到异常疲惫,但活动结束后自己回想时,成就感便会油然而生。这些无关成绩,而是真真切切的参与感。
  这些业余活动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结下了深厚友谊。当然,多彩的活动仅仅是大学生活的一小部分,在参与各种活动的同时兼顾学习成绩,做到二者兼顾才是更重要的。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