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减一成 压力少一分

发布时间:2010-12-01 期号:

暮 子


  很多一线老师的经验告诉家长,高三这一年里,孩子会经历数十次,甚至上百次的考试,其中还有几次重大考试,比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一模、二模。做家长的对孩子的每次考试各科成绩波动的原因要了如指掌。要知道孩子考试在年级里、班里的排名,也就是孩子在考生群体中是什么位置,这比孩子的一次考试成绩更重要。加之孩子的心理因素和身体状况,这些都应是家长调整期望值的重要参考,缺一不可。
  只有了解孩子,并且承认接受孩子的实际情况,家长才能不断调整好自己的期望值。比如,有个别孩子高二的时候成绩不错,如果高三一直努力,上个重点院校,应该没问题。但是,在高三,孩子出现了交异性朋友、频繁上网等情况,成绩下降。此时,家长不是着急、发火就能奏效的,而应冷静地分析孩子的情况。孩子是否因为学习压力过大,枯燥、寂寞,才与异性朋友交往或者上网,来给自己减压?如果是这样,家长就要与孩子加强沟通,给孩子宣泄压力的机会。家长要跟着孩子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和目标,心态平和地接受既成事实。也许有了好的家庭氛围,孩子还能在高考中超水平发挥呢。
  今年,北京一名女考生,高二时成绩优秀,高三因为交了一个男朋友,学习成绩开始下降。一开始,父母无法接受,和女儿的矛盾很尖锐。在填报志愿前,女儿也醒悟了,她告诉老师,很后悔,但已经来不及了。后来,父母接受了这个事实,帮助女儿填报了一个适合她的志愿。如今,该生已如愿上了大学。
  有的孩子成绩一直不稳定,忽高忽低,高低之间能差出50~60分。家长总把下降的成绩当作偶然,对孩子的期望值总是按照高分成绩来定。这样做是不冷静和不理智的。在往届考生中,这样造成的失误太多了。因此,对于这样的孩子,不管成绩高低的差距是多少,家长要对孩子有一个平均分数的概念,或者根据一年成绩的波动情况,确定孩子在哪一个分数段里,把他的浮动因素考虑在内,风险减一成,压力少一分。
  有些学生,特别是一些男生,在高三后半学期才进入状态,成绩不断提高,有的甚至可以提高几十分,一模二模都是上升趋势,孩子的状态很好,家长就要适当提高期望值,目标可根据考试成绩和排名来确定。
  每个高三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接近孩子的实际,家长和孩子的心情会越放松,心绪也会越平静。亲子关系温馨融洽,会形成良性态势更利于孩子的复习和考试。在历届考生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我们想说的是,家长的理智起了很大的作用。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