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冈换卷风波

发布时间:2010-11-24 期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副教授  杨春俏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29载录这样一个科场事例:
  同治元年(1862)三月,通过会试考试的宗室贡士参加复试,惇亲王奕誴、理藩院尚书伊勒东阿、定郡王溥煦负责监试。昆冈在誊录试卷过程中书写错误,请求更换试卷。伊勒东阿派人咨询惇亲王,得到回报该王有“可以更换”之语,因此用礼部的备用试卷为昆冈更换。事后,惇亲王上奏同治帝,他当时让人传言“试卷不可更换”,何以该尚书下令“可以更换”?溥煦当时也在殿廷之上,何以并未查问?同治帝责成三人明白回奏。诸人各执一词,难以辨明,只好让昆冈在满、汉贡士举行复试时,随同补行复试。
  《大清会典》是清朝的行政法典,最初修纂于康熙年间,详细记述开国以来各级官职的职掌、事例与活动原则,以使国家机关和官吏的活动有典有则,知所遵从。雍正、乾隆、嘉庆、光绪四朝分别重修,首尾相衔,体制完备。最初典、例合编,至乾隆朝,鉴于“例可通,典不可变”,唯恐典、例并载,会使官员无所适从,因而将典、例分编,以典为纲,按年编载实例,形成对《会典》进行补充的《会典则例》(嘉庆、光绪朝称《会典事例》)。上述“昆冈更换试卷”之事,即被作为礼部执掌宗室乡、会试的参考事例。
  昆冈是和硕豫通亲王多铎七世孙,咸丰八年举人,同治元年会试中名列宗室第一,却在复试环节遭遇波折,以天潢贵胄之尊而混迹平民贡士之伍,来了个二次复试,其屈辱郁闷之情可想而知。他的复试成绩列为二等,进士及第后以庶吉士身份进入翰林院。之后青云直上,活跃于同、光两朝政坛,光绪二十四年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成为清代科举出身的宗室中为数不多的一品大员。
  重修《大清会典》工作启动于光绪十二年,历时十余年,前后数百人参与。光绪二十年,昆冈以礼部尚书之职派充会典馆副总裁官。二十四年,已升任体仁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的昆冈成为正总裁官。二十五年(1899)重修告竣,即今天所见《光绪会典》100卷与《光绪会典事例》1220卷,昆冈成为两部巨书的领衔编纂者。
  殿廷上曾经诚惶诚恐的举子,成为对国家法典最具控制力的人物。在这种背景下审视《会典事例》所录同治元年换卷事例(也是“礼部·贡举·宗室乡会试”职事中所录唯一事例),宏纲巨目、冠冕堂皇的“礼乐刑政大端”中,总隐约透露着那么几分耐人寻味的含义。换卷事件后,同治帝确曾命礼部明定章程,规定此后殿廷考试仍备若干空白试卷,“如实有损坏墨污及行款错误、题字错落等项,由监试大臣查明无关弊窦者,准其更换”,但是联系昆冈的特殊身份,总让人觉其难脱耿耿于怀、公报私仇的嫌疑。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