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诗意

发布时间:2010-11-24 期号:

人大附中高二  陈俊峰


  有人说:“生活是非诗意的”,世上的每个人都要饮食起居,劳劳碌碌。除非既阔绰又有闲,才可能于山中品清茗阅书卷。大多凡人是难得如此诗意一番的。这种说法着眼于物质生活,而诗意却是指精神层面中美的享受,两者不可并论。我们难以决定命运,但我们可以拥有心灵。因此是否能将生活书写成隽美的诗篇,获得精神的愉悦,都由自己决定。诗意生活,就是要抛开冗务俗事带来的烦扰,拥有一片宁静而美丽的心灵家园。
  超然物外,是诗意生活的根本。苏轼曾写道“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之所以李白可以举杯邀明月,陶渊明曾经悠然见南山,东坡能够羽化而登仙,是因为他们在那一瞬间能将世俗时务、荣辱沉浮全然抛开,以旷达明净之心来发掘和容纳一景一物的美丽,使之成为精神的盛宴。再如煤矿工人,日日劳累,收入少得可怜,看似与悠闲诗意相隔千里之遥。然而就算吃的是馒头咸菜,睡的是硬板床,也不妨他入眠前翘着腿轻轻哼一曲小调,在想象中遨游,一扫一天的劳累。辛劳的人尚可如此,我们为何还要重复单调的旋律,过缺乏诗意的生活呢?我们往往陷入种种琐细的杂事之中,即使心烦头痛,也要抱住纷争俗扰不肯放手。与其一边憎恶痛苦,一边不能自拔,不如试着抛开这些身外之事,为生活中的美好留下一席之地。如此生活,自然有诗意。
  回归本心,是诗意生活的要义。生活是不平坦的,如同过山车,我们时而快乐地冲上高坡,时而悲伤地跌入谷底。超然物外不代表要压抑自己的心情,做一截无情感的木头;也不代表逃避生活,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与之相反,富有诗意的人情感充沛,善于感受内心的激情。高兴时开怀大笑,尽享那种快乐沿神经传遍全身的感觉;悲伤时不妨放声痛哭,发泄一番之后对痛苦摆摆手,微笑着说再见,然后昂首前行。这才是诗意的、美丽的人生。回归本心,就是要清醒地认识真实的自我。若是丢掉灵魂,成为命运操控的提线木偶,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更不必提诗意地栖居在世上了。
  如此可见,诗意不是诗人的专利,但也不易得。当我们所思皆为中午饭食时,何能想起高山流水?当商人一切向钱看时,眼中怎容疏风朗月?生活中无诗,皆因忽视心灵家园。其实我们只需停下脚步,听一听内心的声音,挖掘点滴的美丽,自然就会写成一首美丽灵动的生活之诗。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