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 子
近年来,北京高考利好政策频频推出:
命题,兼顾稳定与改革。今年是北京自主命题的第七年,也是新课改后第一年高考。
考后,北京卷考试内容不仅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相衔接,而且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试题在保持以往风格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出现了一些亮点。试卷的这些亮点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保持了稳中求变、变中出新的改革思路,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是一套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教学导向的试卷,得到了考生、家长、教师、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高考志愿录取改革力度大。虽然北京仍然实行考前估分填报志愿,但北京自2008年开始在填报高考志愿中,二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即可以同时填报A、B、C三所院校,录取中按分数优先投档,为高分考生增加了录取机会。
2010年北京又推出了专科志愿填报改革新举措。志愿设计以“专业+学校”为志愿单位,即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为一个志愿单位,体现考生的专业选择(职业性向)与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要求的紧密结合。每名考生可填报20个志愿,给了考生极大的选择和录取机会。
从2005年开始,北京在录取过程中,还推出了征集志愿的政策。即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及专科普通批的正式志愿录取结束时,如高校计划未完成,根据情况将重新征集考生志愿。本科批次征集志愿可选报3所平行志愿学校,每个志愿学校可选报3个专业,并填报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专科普通批征集志愿可选报10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为1个学校的1个专业。而今年本科二批、三批和专科征集志愿是两次,并且第二次征集志愿,线下20分的考生也可填报。从政策上,给上线未被录取考生多次提供了选报志愿和录取的机会。
北京的高考生享受着堪称全国一流的师资和教学环境,这也是得天独厚的。再加上,如此好的高考政策,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并非难事。但是,有句古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北京的孩子由于生活和学习环境优越,都是父母的“小公主”、“小皇帝”。不得不承认一些孩子身上也养成了懒惰、脆弱、自以为是、依赖性强等坏习惯,在学习上,有些孩子缺乏上进心、自觉性和强烈的竞争意识。这正是一种隐忧,家长要把忧心放在改变孩子的这些缺点和不足上,让北京高考的大好政策,真正成为孩子高考的有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