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特约记者 铁 铮
牛津大学圣安学院的穆琳博士土生土长,在这里毕业,又在这里工作,对这所学院非常有感情。作为教育的管理者,她投入了不少精力。她认为,不少学生之所以选择牛津,是出于这样九个理由:
一是国际声誉好;二是学院的导师制;三是有大批国际知名的学者;四是一流的资源;五是学制3年而不是像其他学校那样4年;六是既有学府气息、又不乏浪漫的学院生活;七是丰富多彩的大学文化;八是登上讲坛者都是英国的领袖人物、著名商界人士、科学家、作家和思想家等;九是富有特色的研究生培养。
中国学生在牛津留学生中的比例最大。其次是美国学生。能进入牛津深宅大院的都是些聪明学生。而牛津选择学生的标准,是必须非常努力。你可以不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但应该有这样的远大志向。作为研究生,一定要有激情,对所学专业有感情。而本科生要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研究动机。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这就是学生要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因为,在牛津每年只有三个学期,而每个学期只有短短的8周。一年只有24周上课的情况下,要学到自己应该学会的东西,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牛津的本科生每天都要上大量的课,还要接受辅导,参加各种活动。学校放假的日子里,学生们几乎也不闲着,会参加许多其他方式的学习或者研究。
牛津在录取时,特别重视学生对所学专业是否非常有热情。穆琳博士形象地比喻说,只有早晨起来想的是化学,晚上想的还是化学,才算上够格。这和中国高考录取时主要看一次的分数有很大差距。
学校要求学生必须非常勤奋。一位母亲打电话告诉学校,孩子的父亲死了,可能会影响情绪。对此,学校可以原谅,但如果是无故不好好学习,老师就会很生气。这样的学生就会去见管理的老师。如果还不改进,就该见学院负责人了。再不行,恐怕就要被校长召见了。每年学院总会有几名学生被淘汰。
这还不算,牛津要求学生不但要能拼命学,还要能拼命玩。学生除了成绩优秀外,还要参加多种运动社团,艺术、音乐等等,尽可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不远处的泰晤士河,可以看到学生们赛艇训练的身影。
牛津校园风光片上印着这样的话:“我学的很多,知道了很多;知道了很多,忘了很多;忘了很多,就还要学习,但为什么还要学习?”我想,这只是一种调侃。相信,许多学生都知道他们为什么而学。他们不会因为学了之后会遗忘而放弃更加努力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