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交警全员上岗护航学子赶考
6月7日高考首日,早7时前后,伴随着全市陆续出现的降雨天气,路面交通运行压力有所增加。为保障学子顺利抵达考点,北京公安交管部门启动高等级上勤方案,全员上岗疏导交通,采取多项维护措施,确保全市道路交通顺畅运行。
铁骑全员上岗 加强路面疏导维护
承担全市高考交通保障任务的交警6时30分全部到岗到位,强化城区重点路段、主干路及环路联络线等点位的疏导维护,800余名铁骑交警全员上岗,重点加强对高考考点周边道路的动态巡控,确保各考点周边交通安全有序。铁骑民警表示,为防备可能出现的应急送考情况,他们会多携带一个头盔,在送考车辆发生事故、故障等紧急情况求助民警时,可以充分发挥摩托车的机动灵活性,及时给予帮助。同时,交管部门还强化122报警台人员值守,对考生突发紧急情况求助的及时予以帮助。
最后300米 警车接棒送考生
8时43分,西城交通支队樱桃园大队民警在育才学校考点北侧南纬路执勤时,一辆出租车停在民警身旁,后座乘客下车时有些困难,民警发现后立即上前询问,得知车内一位乘客是要到育才学校参加考试的考生,因为雨天车辆行驶放缓,加上考生因疾病导致行走困难,此处路口距离考点还有300米左右路程,考生及家长向民警紧急求助。值守该点位民警立即将考生搀扶下出租车,用警车将考生顺利送达考点。
截至当天上午9时30分,交管部门接考生及家长求助44起,均及时给予了帮助,对其中11起因发生事故、车辆故障等紧急情况的考生求助提供了送考帮助。
一校一图一策 提前制定保障方案
早6时30分,在中关村中学东门门前,中关村交通大队负责考点交通秩序维护工作的交警和协管员均已到岗到位,高考考点提示标识,禁止停车、禁止鸣笛等交通标志和反光锥桶等设置在考点周边的临时交通设施也迅速码放到位。
据现场民警介绍,今年中关村中学考点从此前的西门进出调整为东门进出,交管部门重新踏勘东门门前中关村南三街的交通组织情况,施划人行横道,增加前方学校等提示标识,重新施划黄色网格线;送考高峰时段对中关村南三街路段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减少车辆和行人交织可能引发的危险。
记者从交管部门了解到,该部门针对高考考点提前制定“一校一图一策”个性化维护疏导方案,明确考点周边交通流线,加强考点周边交通秩序维护,逐点位明确责任领导、责任民警、停车资源分布、采取管理措施等;对可能影响考试环境的633处占路在施工程,提前协调停止施工。针对今年送考车辆增多的情形,交管部门积极协调社会单位,拓展各类停车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考点周边共增设临时停车位5800余个。
北京120高考专席再度“上岗”
在为期4天的2024高考期间,全市院前急救系统安排近60辆专项保障救护车,负责各考点的医疗救治工作。位于和平门路口西北侧的北京120急救中心调度中心的高考保障专席再度“上岗”,及时优先调度涉考有关急救呼叫,如发生涉考突发事件,专席工作人员会紧急调度院前急救力量,有效开展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北京急救中心医务科(应急办公室)科长周慧聪表示,为切实做好今年高考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北京急救中心按照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文件精神,精心统筹、周密规划,全力以赴为考生健康应考保驾护航。
考前阶段,北京120 急救网络系统梳理工作流程,制订工作方案,选派政治可靠、业务精湛的医务人员参与此次保障任务。开考首日,承担高考保障备勤任务车组成员、北京急救中心西城急救中心站副主任医师赵婷婷向记者介绍,保障车组成员已提前掌握保障考点信息,认真做好了各项医疗应急保障准备,对应急药品、医疗设备和救护车辆等进行了全面检查、调整和补充。有别于日常的急救车组配备,高考保障用车除配有常规急救装备外,还结合考试期间的气候特点,特别配备“口服药箱”,里面有能够帮助涉考人员缓解中暑、腹泻等症状的诸如藿香正气滴丸、黄连素等在内的防暑降温药品及用于外伤救助的专项医疗用品,以确保相关症状人员需要救助时,车组工作人员能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医疗救援措施。
据悉,为期4天的考期内,北京急救中心对出现急性胃肠炎、头晕症状在内的多起涉考人员求助给予了高效快速处置。
(本报记者 邓 菡 文并摄)
公交高考服务车准时“出摊儿”
为了更好地服务高考考生和在考点门前翘首以盼的送考家长,北京公交集团电车分公司今年在部分符合停靠条件的考点设置“高考服务车”,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了多处可供避雨、纳凉休息的场所。
“把孩子送进考场后,我们能坐在公交车里边休息边等孩子,尤其是碰上这样的下雨天,孩子也不用担心我们没地方待,能更安心地考试,北京公交真贴心。”开考首日早8时许,户外的雨越下越大,一位坐在“高考服务车”内避雨的送考家长说,在路上还琢磨在哪儿等孩子的事,没想到在考点夹道入口北侧不远处发现了这辆挂着“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砥砺奋进 ,未来可期”横幅的“高考服务车”。工作人员热情招呼着过往家长上车避雨休息,安心等待孩子散场。
来自北京公交集团电车分公司第三车队的行政队长张尚辉介绍,高考期间, 公交系统“电车蓝”青年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保障工作,结合考点周边停车环境,最终决定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西城区第十四中学两个考点停放“高考服务车”并设置“暖心高考志愿服务台”,车队不仅为考生提供文具、饮用水等暖心物品,还特别定制了印有“金榜题名”“旗开得胜”等祝福词语的中式蒲扇,在为考生提供全方位贴心服务的同时,也送上一份公交人的美好祝愿。
不仅如此,作为公交行业志愿者的他们,还到考场周围公交站台提示司机师傅开启“降噪”模式,轻踩油门、不要鸣笛,为考生能在安静、舒适的考试环境中安心应考贡献一份力量。
(本报记者 邓 菡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