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学校探索科技高中建设

发布时间:2024-05-16 期号: 1773期

八一学校探索科技高中建设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胡梦蝶)  日前,北京市八一学校举行“科技高中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集中展现了学校信息技术赋能素养课堂的教育教学创新实践。北京市176所学校的校长、教师代表,31所“北京市普通高中首批科技特色发展研究协作体学校”代表,以及16所海淀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代表等参加研讨。

本次研讨会由1个主论坛和5个分论坛及11门开放课程组成,主论坛聚焦“科学素养导向的特色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创新”。校长沈军表示,八一学校坚持科技特色课程及活动育人,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教师素养提升、学习方式变革、治理体系重构等四个方面,构建八一学校个性化科技教育路径,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他介绍,本次活动分论坛推出的科技素养课程以及特色展示的学科实践活动,都是基于情境出发的,意在提升学生卓越学科能力的科技素养。

在“科技高中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校长论坛”上,八一学校常务副校长王华蓓介绍,学校以“宽基础、厚素养、具特色、高质量”为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学校课程设计定位,涵盖全人教育课程体系、科技教育课程体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区域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建民表示,科技高中是人才培养的路径和载体,其核心价值追求是培养科技强国战略性人才、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创新人才。未来科技高中建设的重点是系统重构,学校须把握核心落脚点,探索在面临升学压力的客观实际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处理好培养和选拔之间的关系。

“科学素养导向的特色课程建设(中学)”论坛聚焦初高中教育阶段。论坛上,各科优秀教师纷纷展示如何通过特色课程建设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八一学校数学正高级教师王娜、物理教师孟继飞讲授 “高中跨学科学习研究课(数学)三角函数在物理中的应用”,展示物理中的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与数学中的三角函数的结合,让学生在实验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通过一系列跨学科学习研究课和交流报告,论坛展示了如何将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与现实世界问题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本次研讨会通过多种论坛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的课堂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探索如何将科学素养融入课堂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