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学子积极争当垃圾分类“小能手”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胡梦蝶 通讯员 赵长顺)“老师,这是我们班收集的饮料瓶……”又到了“今天我回收,酷在周末”时间,在密云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操场上,师生们正在参与垃圾分类活动。据悉,密云区各校积极践行垃圾分类,组织不同形式活动号召师生“绿色生活”。
“截至目前,这项活动学校已坚持4年,共举行48期活动。” 密云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赵玉龙介绍,2020年6月学校成立了由27位教师组成的“绿色生活共同社”,绿色生活共同社每周组织全校进行“今天我回收,酷在周末”活动,全校师生将身边的可回收物收集起来,在每周五的课间操结束后进行集中投放。师生们收集的废旧纸箱、饮料瓶、旧书本等可回收物由回收公司收集处理。
不止在学校,“绿色生活共同社”社员也把节约能源、垃圾分类、爱护环境的行动延伸到社会和家庭。社员们每天上传居家践行垃圾分类的照片和视频,相互点赞、学习,分享经验。“共同社在每学年末都会评选出最勤分类社员、最美分类家人、最棒分类宝贝,并进行表彰。”赵玉龙表示,学校组织的“创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垃圾分类我在行动”等主题实践活动,就是号召大家绿色生活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密云区太师屯镇中心小学为进一步实现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党支部、团支部、少先队联合举办“以纸换纸”活动,即各班、各办公室收集废纸打包后定期到少先队换取面巾纸、抽纸、卫生纸,活动至今已开展3年,并进行了包括制定换领标准、增加纸巾种类、增加表彰班级等多次改革。“以纸换纸活动使废旧纸张变废为宝,学生把收集废旧纸张的好习惯带到家里,带动家庭,以实际行动践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学校校长郭春梅说。
密云区大城子学校倡导学生主动对村镇内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监督,并参与村镇内垃圾分类的改进工作,共同维护整洁的乡村环境。同时,学校还开展环保创意制作活动,用废旧纸张纸壳制作精美的花篮、精巧的“直升飞机”等作品,变废为宝的小妙招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密云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做好垃圾分类“关键小事”,就是践行生态文明“大事”,密云区教委将垃圾分类教育纳入中小学德育教育内容,细化到学科课程育人目标中,不断丰富“关键小事”中的教育内涵,让学生在“生态文明大课堂”中成长。